第704章 还得再给美帝添点堵!-第2/4页

加入书签
    杨卫平的目的非常明确,在东联控制着全球最大海洋石油产能的时候,就已经先见之明地着手研究如何让这个世界脱离不可再生能源。迎来一个新能源动力时代。

    东联的科技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以未来二十一世纪的“科技树”为基础蓝本,集合了全世界各地相当一部分科研精英人才,从七十年代末就开始攀登这个世界的“新科技树”。

    纳米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新技术的提前出现,就是这个世界“新科技树”结下的累累硕果。

    缅甸级重型常规动力航母,只不过是杨卫平故意抛出来混淆视听的一个幌子。对于该级航母包括的五大技术:舰载机、母舰总体、动力推进系统、飞机起降系统、航空管制与光电引导着舰控制系统,英国的情报机构也只是略知一点皮毛。

    至于比常规动力航母更优越的核动力航母,英国和美国除了知道东联准德跟苏联合作建造苏联的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这个信息,其它压根是一无所知。

    知道了杨卫平心中已有定计,秋芳没再在缅甸级航母建造计划情报外泄这件事上纠结,而是稍作沉吟后,提出另一个建议:

    “卫平,既然美国打算武装印度来对我们东联形成制衡,我们除了针对印度作出谋划,是不是还可以考虑,在其它方面,再另美国政.府有一个措手不及,比如,台府!”

    杨卫平沉思片刻,凝目问道:“蒋先生现在情绪如何?”

    “很平静。”秋芳肃然答道:“在沈之岳开始着手将台府的情报机构整合融入进我们的国家安全部和总参军情局这项工作后,蒋先生似乎对台府的将来看得更开了。

    蒋先生希望能在回台府之前,能再跟你当面作一次交流。国防部对台府现役军队的整编计划,以前驻台部队的选拔工作已经展开。我现在非常期待,当台府公开宣布易帜。美国政.府会是什么反应。”

    “关于台府易帜,我考虑的不是美国有什么反应,而是国内会作出什么反应。”杨卫平脸上神色显得有些不那么自然,苦笑着说道:“现在国内已经有人在高喊着要我杨卫平认祖归宗,若是我们把台府也纳入东联体系,只怕到时候连邓公和叶帅也压不住了。”

    “卫平。我觉得,等南亚大铁路竣工通车,再加上丽江-伊洛瓦底江水上航线开通,你所担心的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秋芳很认真地望着杨卫平说道:“我在跟沈之岳谈话的时候,他直言不讳地说,杨爵士虽然不是大陆方面派出来搞霸权扩张的,但杨爵士骨子里流着的绝对是正宗华夏血脉。

    与生活在南洋的那些早把祖宗忘得一干二净的黄皮白心人不同,杨爵士绝对是一个黄皮红心的华夏人。这样的人。是肯定不会因为个人利益而去分裂华夏。他沈之岳也正是因为看清楚了这一点,才会下决心跟你合作。

    沈之岳一个老牌国.民.党人都能看得透这一点,我不相信国内那些老一辈革命家政治家会看不懂。当今世界格局,东联和华夏在一定时期内只是能是同根同种分别成家立业两个的兄弟,至于两家什么时候合并,那得看华夏这个当长兄的什么时候能挑起为两个家庭遮风挡雨的担子。

    沈之岳说,西方人压根就不懂华夏人的思维,更不理解华夏人对‘根’的向往。用西方人惯有的利益思维去衡量你杨爵士的战略思想。将来他们只会是自己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

    “呵呵,没想到沈老也能算是我的一个知己啊!”杨卫平心怀释然地笑道:“芳姐你说得对。有时候我的确是过于患得患失了。我.干嘛要去纠结于国内某些人的看法呢!只要我杨卫平行得正,端得直,时刻牢记我是一个华夏人,我管他什么明枪暗箭嘴炮毒舌,真把老子惹急了,我就让他们明白。啥叫真理永远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这一至理名言!”

    “是啊!卫平,你真能这么想,就对了。”秋芳欣慰地轻轻点头,嫣然一笑:“等我们帮着国栋哥和援朝哥把西部地区发展起来,一切的谣言诽语都会不攻自破。说实话。离开陇西老家这么多年了,有时候真想光明正大地回家乡去看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