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华夏航空事业的新里程碑!-第2/3页

加入书签
    如果他们不帮杨卫平造航母,说不定杨卫平还可以从英国佬手里拿到造航母的技术。再说了,华夏也已经成功制造出第一航轻型航母,华夏的船舶制造技术在跟西德和英国合作过程也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因此,苏联高层思来想去,左右权衡利弊得失,最终决定了选择跟杨卫平保持良好的合作友谊。

    让北缅这类小国拥有一两艘航母,在苏联高层看来,也算不得什么惊天之举。毕竟,现代海军,不是你拥有了先进的装备,就能具备相对应的战斗力。

    百年海军,可不是说着玩的!

    至于航母上的核动力装置,以杨卫平在华夏国防科工委主持领导工作期间掌握的核动力技术,难道这对他是难事吗?

    由于杨卫平幕后控制的北缅民主联邦共和国异军突起,完全让美苏两大霸主有种措手不及之感。等两大霸主反应过来,再想阻止遏制杨卫平这股不受他们控制的新生势力的发展,已经来不及了。

    全世界各国政.府都知道,华夏政.府虽然一再强调北缅民主联邦共和国的建立跟华夏没有任何关系,但大家没哪个是傻。要说杨卫平跟华夏高层没有关系,说破天也没人相信。

    不过,既然你们华夏政.府口口声声说你们跟北缅民主联邦共和国没关系,美国、苏联、英国等国家也借机钻空,想尽一切办法要把杨卫平这位华夏新世纪大军阀拉入他们的阵营。

    也正是基于这种国际政治关系,才使得新生的北缅政权在国际政治舞台左右逢源,取得了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大好时机。

    有人满意,自然就有人不乐意。

    印度和泰国两国政.府,面对身边趴着一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亮出爪牙的猛虎,实在是让他们提心吊胆。尽管他们派驻联合国的代表整天在嚷嚷着抗议,但没有谁搭理。

    眼看着北缅境内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在南缅的缅甸人当然是人人向往。哪怕南缅军政.府在边境线上管理得再严格,每天也有不少南缅人跑到北缅定居。

    北缅的工业和经济发展,原本就已经进入了快车道。现如今,杨大老板瞒天过海把华夏最大的航空工业企业纳入囊,无形成再次为北缅的国家工业体系发展注入了催化剂。

    这一次企业合并重组,前后经历了三个半个月,才算是大功告成。

    杨大董事长号召提出,要让天工旗下的蓝领工薪阶层家家户户的生活水平、医疗福利和社会保障都达到欧美资产阶级的标准,可以说是让原华夏一航所属近二十万产业工人民心尽归。

    跟军方合作最大有个最大的好处,杨卫平犯不上牢神费力去跟原华夏一航所属的党员干部勾心斗角。半军事化管理,杨大老板的指示,下面各级领导班除了无条件服从,还是无条件服从。

    原属华夏一航的那些基层干部,不服不行啊!

    因为杨大董事长,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亲自设计出一款领先世界一流水准的单座双发重型战斗机。下面的人只是按照杨董事长出具的设计图纸,建模后一次性通过了各项风洞测试。

    如此强悍的技术设计能力,堪称是全世界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跟着这样一位能力逆天的领导,大伙就等着过好日就行了。

    是的,杨卫平的的确确在华夏航空事业发展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

    从他拿出歼十五全套设计图纸和工艺件,到各个分厂按图加工把第一架验证机制造出来,总共只用了136天!

    要知道,这款全新设计的歼十五单座双发重型战斗机,其复杂程度,比歼十大鹏鸟要复杂多了。

    当然了,能这么快就把歼十五验证机制造出来,从侧面也体现了华夏航空工业已经步入一个全新的高度。因为,歼十五有许多零部件,包括装备的两台ws10b型大推力军用涡扇,都是可以跟歼十大通用的。

    好东西当然要让自己先用。

    在华夏空军得知消息还在对歼十五的各项性能进行考察的时候,北缅空军已经向华夏航空工业第一集团一次性下达了总计五十架歼十五的巨额订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