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咱卖一架武直十能挣一千万美金?”许尚友虎目圆瞪着失声问道:“乖乖隆地咚!那你赶紧下令工厂加班加点多造一点啊!咱把钱挣足了再给自己装备也来得及。”
“一千万还是保守利润呢!”杨卫平洋洋得意地说道:“卖给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这些有钱的国家,咱一架至少能挣1250万美元!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最挣钱的生意就是卖军火,而军火生意中最挣钱的就数卖飞机。”
“这装备还真是白花花的银子堆出来的啊!”许尚友感慨地说道:“国富方能强军,没有强大的国防工业就没可能制造出这一款款先进的新装备,中央将国防科工委交到你卫平兄弟手中,还真是高瞻远瞩啊!”
“如果东部沿海地区能按照我的模式进行改制和经营,我可以让咱们国家挣钱的速度更快更有效率!”杨卫平像是又想起了不愉快的事,很是郁闷地嚷嚷道。
“唉!改革就是改变很多人的既得利益。”许尚友叹然说道:“政治上的事,有些人是不会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因为他们更为看重他们个人的政治利益。卫平兄弟,这事你还是想开点,欲速则不达啊!”
“我又何尝不懂这个道理,可我就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啊!”杨卫平端起面前的小半杯茅台,仰头一口饮尽,将小酒盏在桌面重重一顿,弄得几个小碟都蹦达起来。
“现在中央不是默许了西部和东部实施不同的改革模式,相互竞争吗?”许尚友伸手在杨卫平肩头拍了拍,安慰道:“你只要把西部地区发展得比东部沿海省份更加富足发达,就是赤luo裸地打某些人的脸!到时候,咱们再跟他们秋后算帐,也不迟!”
杨卫平拿起香烟,点了支,一边慢慢地抽着,一边默然无语地轻轻点了点头。
看来老许也是个明白人啊!
许尚友虽然整天盯着南方军区这一亩三分地,但对国内当前的整体局势也不是不关心。
在一号首长、叶帅、徐帅、刘帅、聂帅的力挺下,华夏如今已经形成了西部和东部相互打擂台的竞争格局。
东部的地理环境、人文资源比西部要强,这是众所周知的事。中央原本的策略是先东后西,重东轻西。但既然杨卫平非得坚持要实施西部大开发,而且他也充份地利用他个人在国际上的人脉关系,在西部省份搞招商引资搞得红红火火的,甚至就连东部省份的很多人都为之眼馋不已。本着有竞争才有比较的原则,中央默许了杨卫平在西部另起炉灶的举措。
由于国防科工委的工作性质,杨卫平在国内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跟军方打交道,自然跟军中各位大佬的关系,要比各省地方政.府的官员交情深厚得多。
这么一来,西部和东部的竞争,同时也无形中促成了军方和政.府对立。
西部侧重于军事重工和高科技,投资大,见效慢。东部则是轻工业和来料加工为主营业务,投资小,见效快,挣钱的速度表面上看起来确实比西部要快一点。
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西部地区的九大新型产业链,一旦全部形成规模,其爆发的产能和经济效益,绝对是东部地区没法相提并论的。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的力度,东部地区同样不比西部地区差。
要致富,先修路。这种理念,早就深入了全国各省市领导的脑子里。
只不过,西部地区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绝大多数是工程兵部队和铁道兵在负责承制,其质量那是按军工要求的标准来建设。
而东部地区则多数为私人承包的建筑工程公司在搞,不论是高速公路,还是省级市级公路,偷工减料中饱私囊的现象相当的普遍。
东部地区在强调“长兴速度”,西部地区则宏扬“大三线建设精神”,这种你追我赶的竞争格局,其实是中央高层乐于得见的。
对于杨卫平的突然到访,人老成精的许尚友,不用明问,也知道这位小老弟的心思是什么。
一句“到时候,咱们再跟他们秋后算帐”,很明确地点明了许尚友的立场。对此,杨卫平当然是感到相当欣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一千万还是保守利润呢!”杨卫平洋洋得意地说道:“卖给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这些有钱的国家,咱一架至少能挣1250万美元!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最挣钱的生意就是卖军火,而军火生意中最挣钱的就数卖飞机。”
“这装备还真是白花花的银子堆出来的啊!”许尚友感慨地说道:“国富方能强军,没有强大的国防工业就没可能制造出这一款款先进的新装备,中央将国防科工委交到你卫平兄弟手中,还真是高瞻远瞩啊!”
“如果东部沿海地区能按照我的模式进行改制和经营,我可以让咱们国家挣钱的速度更快更有效率!”杨卫平像是又想起了不愉快的事,很是郁闷地嚷嚷道。
“唉!改革就是改变很多人的既得利益。”许尚友叹然说道:“政治上的事,有些人是不会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因为他们更为看重他们个人的政治利益。卫平兄弟,这事你还是想开点,欲速则不达啊!”
“我又何尝不懂这个道理,可我就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啊!”杨卫平端起面前的小半杯茅台,仰头一口饮尽,将小酒盏在桌面重重一顿,弄得几个小碟都蹦达起来。
“现在中央不是默许了西部和东部实施不同的改革模式,相互竞争吗?”许尚友伸手在杨卫平肩头拍了拍,安慰道:“你只要把西部地区发展得比东部沿海省份更加富足发达,就是赤luo裸地打某些人的脸!到时候,咱们再跟他们秋后算帐,也不迟!”
杨卫平拿起香烟,点了支,一边慢慢地抽着,一边默然无语地轻轻点了点头。
看来老许也是个明白人啊!
许尚友虽然整天盯着南方军区这一亩三分地,但对国内当前的整体局势也不是不关心。
在一号首长、叶帅、徐帅、刘帅、聂帅的力挺下,华夏如今已经形成了西部和东部相互打擂台的竞争格局。
东部的地理环境、人文资源比西部要强,这是众所周知的事。中央原本的策略是先东后西,重东轻西。但既然杨卫平非得坚持要实施西部大开发,而且他也充份地利用他个人在国际上的人脉关系,在西部省份搞招商引资搞得红红火火的,甚至就连东部省份的很多人都为之眼馋不已。本着有竞争才有比较的原则,中央默许了杨卫平在西部另起炉灶的举措。
由于国防科工委的工作性质,杨卫平在国内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跟军方打交道,自然跟军中各位大佬的关系,要比各省地方政.府的官员交情深厚得多。
这么一来,西部和东部的竞争,同时也无形中促成了军方和政.府对立。
西部侧重于军事重工和高科技,投资大,见效慢。东部则是轻工业和来料加工为主营业务,投资小,见效快,挣钱的速度表面上看起来确实比西部要快一点。
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西部地区的九大新型产业链,一旦全部形成规模,其爆发的产能和经济效益,绝对是东部地区没法相提并论的。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的力度,东部地区同样不比西部地区差。
要致富,先修路。这种理念,早就深入了全国各省市领导的脑子里。
只不过,西部地区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绝大多数是工程兵部队和铁道兵在负责承制,其质量那是按军工要求的标准来建设。
而东部地区则多数为私人承包的建筑工程公司在搞,不论是高速公路,还是省级市级公路,偷工减料中饱私囊的现象相当的普遍。
东部地区在强调“长兴速度”,西部地区则宏扬“大三线建设精神”,这种你追我赶的竞争格局,其实是中央高层乐于得见的。
对于杨卫平的突然到访,人老成精的许尚友,不用明问,也知道这位小老弟的心思是什么。
一句“到时候,咱们再跟他们秋后算帐”,很明确地点明了许尚友的立场。对此,杨卫平当然是感到相当欣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