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抓住机遇全速发展!-第2/3页

加入书签
    用gb-hd79-a这套标准换回来的大量基础工业技术,结合我国原本的工业基础,使得我国的基础加工工艺能力,得到了质的蜕变。其中最明显的是材料应用和精密机床。

    采用微型计算机控制的第五代数控机床,已经实现批量生产。

    在加工精度方面,普通级数控机床,已经将从原来的20微米,提高到了10微米。精密级加工中心则由原来的10微米,提高到了3~5微米。预研的超精密机床样机,其加工精度已经达到了突破性的1~1.5微米。

    加工精度的提高不仅在于应用了滚珠丝副杆、静压导轨、直线滚动导轨、磁浮导轨等部件,提高了数控程序的控制精度,应用了高分辨率位置检测装置,而且还使用了丝杆螺距误差补偿、刀具误差补偿、热变形误差补偿、空间误差综合补偿等多种误差补偿技术。

    五余度程序在普通数控机床得到了普及,七余度程序在精密级加工中心成熟应用,九余度程序在超精密预研样机也在不断地反复进行验证和完善。

    国防科工委大院。

    看完手里这份华夏第一精密工业集团去年的年度总结报告,杨卫平还是比较感到满意的。

    虽说在超精密加工方面,跟美国和联邦德国相比还有那么一点点差距,但华夏精密机床制造行业整体技术已经提高了,使得我国基础工业的精加工和精密加工能力,实现了质的提高。

    刚将手里的文件在办公桌上轻轻放下,就听到办公室的房门从外面轻轻敲响。

    “请进!”边说边拿起桌上的大熊猫香烟,划着火柴点了一支,深深地吸了一口。

    姜铁钢从外面推门而入,跟在他身后的,是两位身着81式文职军装的中老年军官。

    看到其中一位是陆孝朋院士。杨卫平马上站起身来,将刚点燃的香烟搁在烟灰缸里,从办公桌后绕出来迎了过去。

    “陆老。什么时候到的?怎么也不提前打过电话,我好派车去接您老啊!”杨卫平热情地伸出双手跟陆院士的双手握在一起,招呼着两位客人在沙发上落座。

    “杨主任,您日理万机。这么点小事,我就不给您添麻烦了。”陆院士相当诚恳地致谢,然后右手虚引指向跟他一块来的那名年近五十岁的文职上校。介绍道:“杨主任,这位是雍正求雍工,主管生产的总工程师。”

    听得眼前这就是上一世强五m的总设计师雍正求,杨卫平刚坐下又马上站起来。

    “首长好!”雍正求昂首挺胸,向杨卫平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杨卫平很严肃地抬臂回了个军礼,然后伸双手跟雍正求双手互握在一块,双手摇了摇。“辛苦了,雍总工!”

    “报效国家,应该的!”雍正求真诚地说道。

    “杨主任,我这次来京城,就是专程来向您交任务。”陆孝朋清瘦的脸庞上满是欣然的喜色。郑重地说道:“经过为期三个月的海试,我们的强五舰载机,已经可以最终定型,实现批量生产!从此,我华夏人民解放军海军又多了一柄悍卫祖国领域的长空利剑!”

    “陆老,我代表海军感谢你们!代表党和国家感谢你们!”杨卫平热情地与陆孝朋再次双手互握,然后庄重地向陆孝朋敬军礼。

    “精忠报国,责无旁殆!”陆孝朋肃然行军礼回礼。

    “这次海试都顺利吧?”杨卫平请陆孝朋和雍正求落座后,关心地问道。

    “非常顺利!”陆孝朋肯定地点头答道:“我们严格按照您提供的舰载机及航母海试安全细则,不遗漏任何一丝细节,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杨卫平闻言后长长吁出一口气,慰然说道:“这样就好,这样就好。目前生产情况进展如何?”

    “按照国防科工委制定的标准,强五舰载型分为两款。”陆孝朋认真地答道:“安装两台wp6a涡喷发动机的定型为强五b1型,安装两台

    ws6-h1-1042军用小推力涡扇发动机的定型为强五b2型。

    强五b1和b2,在都换装了hd79-a航电系统后,已经不单纯是专门负责对地攻击的强击机了,完全可以执行对空对地多种作战任务!强五b1的最大飞行速度1.5马赫,巡航速度0.85马赫,作战半径620公里,升限17500米,强五b2的最大飞行速度1.8马赫,巡航速度0.9马赫,作战半径650公里,升限18000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