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终于可以恶心美帝一把了-第2/3页

加入书签
    我们现在有一套完整的技能、职务绩效评估和考核标准。还有一套严格的外勤任务分成标准。在磐石,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暗箱操作,所有收入和分配,包括职务晋级,都将是公开公正廉明。

    在磐石,以及我旗下的其他所有公司,对于渎职贪腐,绝对是持零容忍态度!我不是法官,因此我也无须任何审判!规矩是我们大家共同制定的,就有责任和义务共同遵守,并严格执行!

    对于那些在金钱方面有着特殊原因的,你们可以向公司提出来。只要是合情合理合法,公司会对你们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在此,我请你们都记住,磐石,是我们共同的大家庭,身为你们的家长,我会尽到一名家长应该尽的责任!”

    “谢谢老板!我们记住了!”费利克斯一边用力鼓掌,一边大声吼道。

    “谢谢老板!我们记住了!”

    “谢谢老板!我们记住了!”

    “谢谢老板!我们记住了!”

    ……

    基地维修部,名义上维修,实则是一个机器设备一应俱全的小型机械加工厂。

    自从杨卫平接管这座基地的那天起,除了基地的日常训练和生活费用,还有个花钱最大的地方,就是维修部。

    维修部原来的老旧设备全部淘汰处理掉,新购了一批精密数控机床,其中就包刮两台联邦德国制造的车铣加工中心。

    杨卫平早就对屠志强和张树芳秘密交待过,基地的维修部,一切都是为未来华夏军队的新武器研究打基础。

    新加盟磐石的外籍佣兵中,有不少都是自行改装枪械和装备的高手。费利克斯就是这些改装高手中的佼佼者。

    小口径突击步枪,自二战结束后,一直都是各军事强国都在努力研发攻关的重大课题。

    美国的M16A1突击步枪定型并开始量产后,欧洲各国也在对北约小口径步枪的选型和定型进行不懈的努力。

    杨卫平上一世是一名动力专家,但同时也是一名军事发烧友。对于世界各国的各类武器装配,小到手枪,大到飞机战舰,基本上都是耳熟能详。

    他知道,要到1980年,北约方确定比利时的SS109式5.56毫米枪弹为北约制式口径枪弹。

    美国现在列装的M16A1,只能使用美国的M193式5.56毫米枪弹,从而存在近距离杀伤威力太大,远距离杀伤威力不足的问题。为了统一到北约口径,并进一步提高步枪的作战性能,柯尔特制造公司又对M16A1式步枪进行了改进。

    1982年美国海军陆战队首先采购了20万支改进后的M16A1式步枪装备部队,并命名为M16A2式步枪。1984年3月美国陆军也正式宣布采用M16A2式步枪。

    基地里现有不少美国原产的M16A1样枪,包括不少北约各国研制出来的5.56毫米口径不同型号步枪弹。杨卫平上回在基地里呆的那段日子里,已经把M16A2的部分改进方案交给了屠志强和张树芳。

    屠志强和张树芳对枪械改造也算是半调子行家,但他俩在得知那些外籍佣兵中有不少比他们更高明的真正的行家里手后,马上将这帮改装枪械的高手招集起来,群策群力。其中,来自民主德国的费利克斯,为SS109步枪弹的定型作出了突破性的贡献。

    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有了杨卫平提供的部分图纸为蓝本和研发方向,经过近四个月的不断研制和改进,现在,这款以M16A1为基础的新型小口径突击步枪和配套步枪弹,已经基本上可以确定定型了。

    杨卫平这次来基地,一方面是来探望秋芳,另一方面,就是来看新枪的。

    维修部设有一间专门用来试枪的室**击场。这里也是对基地所有佣兵都开放的室**击训练馆。

    不过,今天晚上,这间射击馆里没有其他人,只有杨卫平、屠志强、威尔逊、费利克斯,以及另一位名叫克雷默的机械加工高手。

    长方形的枪台上,摆着三支烧蓝崭新的,看起来跟M16A1突击步枪没有太多差别的新枪。

    此时,费利克斯手里拿着另一把原产M16A1突击步枪,很是稳沉从容地向杨卫平介绍道:“老板,新枪,与我手里的这把M16,最大的改进是:枪管改成了刚度较大的重枪管,膛线缠距由305毫米改为178毫米。可以发射屠总指定的那款比利时制造的SS109式5.56毫米枪弹,提高了有效射程和远距离杀伤威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