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强渡拒马河

加入书签


    人人欢迎您的光临,请记住本站地址:,,以便随时阅读《大宋崛起》最新章节...

    第三百四十九章 强渡拒马河

    第25章

    一转眼就过去了半月有余,霸州城外的宋军依旧没有动静,周边几十里之内,各地元军派出的快马斥候约在千人之上,分布在各个方向监视着霸州城的一举一动。

    宋军兵精马壮粮草充足,再加上陆陆续续补充过两次的火器弹药,前两天就已经做好了全面的准备,随时都可以起兵出发。三个方向都是还在元朝掌控之下的城市,不管从哪一路走,都是需要不停地杀过去,才能到达忽必烈耗尽心血修建的元大都。

    手下的各路将领跃跃欲试,都想争当开路的先锋官,不过一直都被赵天佑笑着阻止,不管谁来请战都没有得到批准。既然没有完成突袭的效果,那么还是在等一等,等着忽必烈把兵力在召集一些,赵天佑准备来一场旷世大决战,一举把忽必烈的军力全都消灭在元大都。

    元大都在忽必烈手里不断的修缮完善,一座座宏伟的宫殿拔地而起,承载了他自己太多的情感,在没有彻底绝望之前,忽必烈是不会弃城逃走的。

    对于这个判断是否准确,赵天佑心中也有点拿不准,周边众多的元军斥候不断的出现,说明霸州附近的几座军城的元军,已经做好了开战的准备。

    保州在西南涿州在西北,正北方是大兴府和通州,都是元朝大军驻扎的军事要地,宋军每向前跨越一步,都要和元军进行殊死的搏杀。

    一直等到了这年的深秋,宋朝大军渡过黄河已经两个月之久的时候,赵天佑接收了从海路运来的最后一批物资,给士兵们换上了崭新的冬衣。

    北方的天气一入深秋温度降得很快,必须要给士兵们更换新的衣服装备,不然这些主要从南方带来的士兵,难以抵御即将到来的严寒天气,赵天佑可不想重蹈希特勒进攻苏联时被天气打败的覆辙。

    秋风起树叶黄,霸州的宋军终于动身了,在这驻扎了几个月,每天的训练并没有放松,这些宋军早就憋足了劲,就等着一声令下向北进发。

    “杀到元大都,活捉忽必烈!”

    第一支先锋部队由李益明率领,以防守霸州的军队为主力,大摇大摆的开向一百二十里之外的古郡涿州。一路之上四下荒凉,一些已经成熟的粮食都无人收割,即将成为交战区域的农民,只要有一点办法,早就逃离了此地,谁会为一点粮食再把命丢了。

    涿州距离元大都不过几十里的距离,是重兵驻扎的南大门,也是忽必烈步下的第一道防线,在此屯兵驻守也有八万余人,守城主将哈利赤朵,曾经是忽必烈最亲信的侍卫队长,绝对终于忽必烈的嫡系部队。

    其实在这个时候,元朝内部已经有了不同的声音,不过还没有直接拿到桌案前提报,私下里的议论忽必烈也有耳闻,但是他已经没有精力在搞一次大清洗。

    随着宋军火炮的威力传遍宇内,不只是元朝开始铸炮,随着华夏贸易商船的传播,几十个互通航运的国家都在想办法仿制宋朝的大炮。外型样子可以仿造,火药的配方可以深入研究,毕竟在大宋疆域之内,能够制造火药的匠人有无数个,这一下都成个各方势力高薪聘请的技术专家。

    可是红夷大炮的最核心技术是炮弹,那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想出来的,就是给你一筐炮弹拿回去拆开了学,你也造不出来功效一样的炮弹。

    从马背上走下来,在江南去生活,和汉人们混在一起,本来就有一股非常传统的蒙古族内势力,对忽必烈的想法是强力反对的。迁都燕京这个问题,不知道忽必烈就废了多少的心思,离开草原蒙古人才能统管世界,学习汉人文化,才能保持进步不至于落后,可是很多人都不理解。

    在蒙古中层之中私下交流,在这个时候想要和宋军议和谈判,可以把大部分侵占来的领土还给宋朝,甚至把从金国手中夺来的河南道、河北道一部分,当做赔偿还给宋朝。

    这一点领土对于整个蒙古帝国的疆域来说,不过是几十分之一的小事情,毕竟他们现在国土已经横跨欧亚,侵吞占领了几十个国家,有的是领土和人口,不在乎宋朝的这一部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