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静心庵里的木成林
泉州的经济地位不用别人说,赵天佑心里清楚的很,形成这样巨大的贸易规模,确实是蒲氏家族的多年来的功劳,但是现在应该改变一下历史了。
如果不是魏十月提起来,赵天佑绝对不会起动泉州的念头,眼下广州城外还有二十多万元军,炮弹的供应一直受到限制,那还有心思另辟战场分散精力。
一张方木桌三四个小菜,文天祥和赵天佑相对小酌,赵天佑把魏十月说的情况讲了一遍,文天祥也很感兴趣。
“临安朝廷消耗的经费,最严重的时候泉州需要供应七成,到后来朝中也有大臣上本参蒲寿庚,但是都没有搬的动他,二品以上的官员,有哪个没有收他送的银子?就是参他的官员,还不是因为觉得给他的银子少了。
再到后来朝廷也懒得去管到底泉州能收多少税负了,反正年年加码缺钱了就去要,反正蒲寿庚会去想办法,如果换了别人来当这个官,还真不能让朝廷放心。
泉州的贸易到底能赚多少钱,只有蒲寿庚心里清楚,忽必烈答应三十年不动蒲寿庚,要不然他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大动干戈,把那些不听话的商行找借口杀掉。”
“三十年不动,呵呵,说的倒是轻松,他蒲寿庚还有三十年的好运吗?”
文天祥夹了一口菜,放下筷子之后道:“广州连取两场大胜,消息会慢慢传到所有的地方,蒙元人口不过百万,如何统治大宋数千万人口和城市?
第一就是杀,杀得宋人肝胆俱寒不敢反抗,百姓一听元兵来袭立刻逃走,被抓住之后然只会求饶乞生,不敢拿命去拼死搏斗。第二就是重用降兵降将,让汉人杀汉人,既能减少他们蒙古人的伤亡,还能把宋军受委屈的一些武将收服,在这条上朝廷重文之策才是根源所在。
万里河山崩塌,千里之地沦陷,忽必烈只剩下这一块还没收服的土地,不然元兵怎么会派伯颜亲自来广州督战,来这里的四十万骑兵可是蒙元的根基力量,不是张弘范李恒等所率的汉军所能比的。
我们在广州只需要坚持,牵制这股最精锐的元军,其他地方的抗元力量,一直都没有放弃过反抗。就是有一些投降的官员,也是出于破不得以投降,为的是保全身边人等的性命,然后伺机而动。
广州坚持的越久战果越大,各地的反抗力量就会准备的越充分,那些心志不坚的两面派,也不敢下死手讨好元兵,会给自己留一条后路的。”
赵天佑笑道:“如果我们拿下了泉州,是不是天下会有更多人响应,让咱们拉开反攻蒙元的序幕?”
“我们已经连续败了十多年,好多宋人的胆子为什么那么小?就是因为老打不赢,最后的结果总是输,败家亡国的命运深入人心,才有那么多人降元。”
“那这么一说,我得抓紧筹划一下了。”
泉州西城外的三里坡,静心庵里的香火冷清至极,山门之外几乎没有人,大殿上只有几名青衣老尼,盘坐在一边低声诵经礼佛。蒲寿庚第一次因为要投降,在泉州四处屠杀宋室宗亲,第二次要重新洗牌泉州的商业系统,又一次大规模的屠杀汉商,到处都是葬礼,连做法式的僧人都紧俏了。
半山的那座小院里,弥月的母亲,来自法兰西的静尘师太,正在桌前静坐低头,嘴里默默的念着佛经。在她对面坐着一个精瘦的光头男人,双手放在桌上摆弄着手里一把小刀,正是许久都没有消息的木成林。
“跟我走吧,蒲寿庚这么乱杀人,泉州肯定会乱起来的,不知道哪天就会波及到静心庵,你还是……”
静尘停下了诵经,睁开一对碧蓝的眼睛,微笑着说道:“成林,这话你也说了十几年了,还不改改,为什么我要跟你走?”
林成林老脸顿时浮起一层红晕,诺诺的小声道:“就是、就是跟我走呗,我会找一个安全僻静风景优美之地,再给你建一座静心庵的。”
“又有何不同?我已经出家这么多年,心意你还不明白吗,何必这样为难自己呢。你修建这座静心庵,付出多大的心血,多大的代价,我心里都清楚,就让我老死在这里不好吗?何必再到处奔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