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血战屠城

加入书签


    历史的发展依然按照着他的既定规律一点点的前行,没有发生丝毫的变化。而身在东山岛的赵天佑,送出的两千多枚轰天雷,等于是蝴蝶效应的第一次振翅,能不能够引起一场飓风,最后也归结于另外一个人的选择。

    文天祥出兵常州的决心最终没下,还是选择了先做一个忠君听命的好官,最为主战派的主要官员,他不能把不尊圣命的把柄送到政敌手中。但这样选择也没有错,首先平江府仅剩的这几千赣军得以保全,从赣州一路跟随他北上勤王,也是支撑着他继续抗元的重要力量。

    不管赵天佑的轰天雷有多么厉害,平江府倾其所有的不足万人兵力,就是全部出动兵发常州,又如何能够打败伯颜所率的二十万大军?在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人多确实能够形成绝对优势,而且是你不管多么厉害也无法撼动的优势。

    伯颜领军破城之后,战斗并没有停止,围绕着一墙一院展开殊死的近战。姚听确实是不可多得人才,常州虽然只坚守了几个月,不比吕之焕坚守襄阳五年,以及钓鱼城固守迎敌十数载的功绩。

    但是那些城池都是充足的兵力,举全国的钱粮资源不断支援才达到的,吕之焕降元也是因为后期没有粮草支撑,实在坚持不下去了。而常州姚听手下军兵不过数千,城中青壮义军不超过两万,根本没有什么作战经验,其余百姓结尾老弱妇孺,都是在用生命坚守城池。就在这种情况下,阻挡伯颜二十万大军无数次的进攻,城墙破了脸砖石都没有,只能用木栅栏补上,可见当时的惨烈情况。

    伯颜下令屠城,但是战斗自城破之时就没有停止过,自始至终没有投降的一兵一卒。常州知州姚听战至力竭,手臂累到举不起佩剑,纵身跃入火海中****殉国。

    其余将领率领城中军民继续战斗,直到最后一兵一卒,视死如归的将领一个个将名字刻在史书之上。陈昭、胡应炎和包圭率义兵死战不退,有义军告诉陈绍,城东门尚在刘师勇手中,大家杀到东门可以逃命。

    陈昭折刀插入身前地上,对着手下众人发誓道:“离此一步非死所。”最后连接斩杀元兵数人英勇战死。

    包圭率义军巷战,被飞索套住了大腿,来不及挥刀自尽被擒,被元兵押到了伯颜的中军帐前。包圭笑着大骂伯颜,恨不能吃他肉喝他的血,伯颜本想看到一个能够投降的将领,没想到挨了一顿大骂,遂下令乱刀砍死了包圭。

    胡应炎一人独挡数十元兵,手中丈八蛇矛枪杀敌无数,身前躺着数名元军战将的尸体,最后力尽枪折被擒。

    元兵元帅唆都催马来到阵前,面对五花大绑胡应炎有些不相信,那是几个骁勇的手下都是这个人杀的,上前质问胡应炎:“我的这些勇士,都是被你杀死的吗。”

    胡应炎面不改色回答:“我还想杀你呢,只恨你没有来和我决战,不然我一枪挑了你。”胡应炎五花大绑死于帅唆刀下,尸身久立不倒,吓的元兵不敢上前。

    文武双全的王安节持双刀英勇杀敌,身边有百十义军一起与元兵厮杀,他身边最后只剩下二十余人,还是个个带伤。转战到州学前王安节右手臂被一刀砍伤,只剩左臂挥刀,依然在元兵群中杀人如同草芥。

    元兵斩伤他左腿不能直立,他弯曲着双腿继续死战,直到身边义军全都战死,力竭之后被元兵尸体绊倒被擒。伯颜一直在远处观战,非常佩服王安节的忠勇,劝他投降元朝,许给他大将军之位。

    王安节喷血大声呼喊道:“我是坚守合州的王坚的儿子,祖辈都是忠勇之辈,王家只有战死的道理,岂能有投降之辈。”

    恼羞成怒的伯颜杀掉王安节之后,下令元兵屠城。

    常州城中有宋军五千余人,义军及城中百姓二万余人,就在城破混战之时,逃走了一大部分百姓,在城中战死以及被杀的百姓的尸首躺满了大街小巷。常州城最终剩下妇孺四百余人,满城都是倒伏在地的尸体,惨烈之状无法形容。

    屠城之举在蒙古早期扩张之时,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凡是据守反抗的城池,当被元军攻破之后,必然要劫掠屠戮一番,只是轻重各有不同。重者全城无一活口,甚至连一个活的牲畜家禽都不会留下,轻者也要杀掉所有抵抗的兵丁青壮,抢夺财物及漂亮的女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