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二章前尘往事
崇宁一年四月(注),开封府天气爽朗,绿柳吐烟,陌花上色,微风过处令人心神皆醉。开封府东明县县衙宅邸,知县宋厚德站在正房门外焦急的等待着。宋厚德同夫人宋氏结婚三年才刚怀上这个孩子,今日分娩宋厚德怎能不急。
大宋太祖皇帝自开国以来便极重读书人,广开太学,又给高官厚禄,崇文之风盛行。帝王兴学,天下响应,各州郡广设学苑,各县生徒在二百人以上者,又可设县学。县学生选考后升州学,而州学生可升太学为贡士,各学都由本地知州知县兼管主持学事。仁宗兴学之后,各州学开始专设教授一职主管学生课业。教授之下,另设有学正、学录、直学、司记、斋长、斋谕等职。
宋厚德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宋慈便是豫州的直学。宋厚德自幼聪明,三岁便认字五百,十三岁遍读经史子集,十八岁升太学为贡士,乡试、会试皆是第一,是豫州之内公认的神童。二十三岁殿试二甲,赐进士出身,封九品大理评事知东明县事(注)。
宋厚德上任以来勤政爱民,为人正直,到任两年便将东明县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宋厚德同夫人宋氏结婚三年,恩爱有加,唯独膝下无子让人抱憾。宋慈也于早先辞了差事,等着抱孙子。宋夫人只道自己肚子不争气,几次劝宋厚德纳妾,都被宋厚德推辞掉,没想去年宋夫人去了一趟娘娘庙,回来没几日便有了身孕。家人皆说宋厚德为官清廉,造福百姓,积下了阴德,老天爷特意赐个儿子给宋家。
是不是儿子不知道,宋厚德也十分希望是个儿子可以继承宋家的香火,竟自在房外瞎想,也没没有听到啼哭的声音,却见丫鬟春喜推开门大呼小叫到:“生了!生了!夫人生了!”,宋厚德急忙问道:“男孩还是女孩?”春喜却挡在门前不让宋厚德进门,伸出两只小手道:“老爷,赏钱”。宋厚德一听便知是好事,急忙取出两吊铜钱递给春喜,春喜知趣欢蹦乱跳的躲到一边数钱去了。
宋厚德急急忙忙进到屋内,夫人刘詠梅躺在床上笑吟吟的看着宋厚德,接生婆抱着红布包裹的孩子直给宋厚德道喜:“恭喜老爷生了个大胖小子!”宋厚德急忙接过儿子抱在怀中,疼惜的看着。
孩子真胖,长的白白嫩嫩,眼睛尚未张开,却露着微笑,眉眼之间像极了宋厚德,越看越是喜欢。只听接生婆道:“这孩子未曾哭嘞,我提着他打了几巴掌,他却嘿嘿的笑出声来,您说奇怪不奇怪。”
正说话间,怀中的孩子嘴角逐渐咧开“哇”的一声啼哭。接生婆立即要过孩子哄睡了放到宋夫人身旁。
宋厚德立即去找老父报喜,宋慈听了又说要去烧香,禀告先祖宋家有后。宋厚德问宋慈道“孩子生下来只是笑,是何缘故?”宋慈却说:“那有什么稀奇,有些天资聪慧的孩子生下来就是笑。”
上过香后,宋慈父子又来看孩子,果然还是笑吟吟的并不哭闹,逗得宋慈老怀大慰。宋厚德让老爹给孩子起名,宋慈沉思片刻道:“这个名字吧,我早就想好了。不过现如今看到我这孙儿,我却要改一下。就叫宋翊吧。翊,有思维敏捷见识渊博之意,又指鸟儿展翅欲飞的样子。你看他如此笑意浓浓定是聪明过人,假以时日定有可为。”
宋翊确实聪明过人,论读书识字绝不次于宋厚德。六七岁的时候,四书五经便可通篇背诵,但都是应了父亲的要求。那时宋朝诗词歌赋最为流行,宋翊却不喜欢,最爱读些《吴子》、《六韬》、《司马法》之类的兵书。
说来也奇,宋夫人自从生了宋翊再无身孕,全家更是对宋翊视若珍宝,只道是上天恩赐定当好好珍惜。朝庭重文抑武天下皆知,宋厚德一家又是书香门第,仅有一子且天资聪慧当然希望他多读经史子集他日高中状元光耀门楣,平日里读书认字都由宋慈亲自教授。但是宋翊聪慧的很早早便能自己读书,而且近年来宋慈身体每况愈下,便有宋翊自己学习。
这一日宋翊正在研读《司马法》,却见宋厚德迈进书房,便问父亲道:“父亲,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