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灵鹫峰。
万级石阶信客载道,或一阶一跪,或见佛即拜,善男信女虽众,却井条不紊。即便还未进入囚龙寺,山道上已然香火鼎盛,人人虔诚。中土释、道相较,素来是禅宗信者甚众,盖因道家只顾静修己身,而禅宗讲究普度众生。
石阶尽头是一片空阔的场地,阔地尽头是囚龙寺的古朴山门。子远小和尚守着山门,意在大开方便之门,引导信客熟知拜佛事宜。信客们或是熟门熟路,或者紧随大流,倒也少有人向他问询,总之这是一个很清闲的活计,还得多亏师兄们照顾。
然而,子远毕竟还是个小孩子心性,守着山门良久无事,便觉得有些百无聊赖,不知不觉靠着门框迷迷糊糊渐渐睁不开眼。信客们瞧着他憨态可掬的模样,甚觉有趣地轻笑两声,也不去打扰他。
子远浑浑噩噩似要遁入梦乡,忽然人群中传出一声信女的尖叫,惊得他激灵一个颤抖,睡意顿时全无,懊恼自己竟打起盹儿来了。他第一时间想着幸好没有被师兄们瞧见,否则只怕又是一顿责备。
紧接着尖叫声此起彼伏,人群不由一阵骚乱,刹那避开一条道来。子远此刻方才将心思放到眼前的事上来,他呆呆地抬头左右张望,原来不知从哪儿跑出一条碧蛇,一味地在人群中疯窜。那条两尺左右的碧蛇,口吐红信,如在水中游弋,沿着空道直奔山门而来。
即便子远不识碧蛇种类,却也知这必是一条毒蛇。眼见着碧蛇奔近,他心中好不慌张,犹犹豫豫不知如何是好。若他避开,任由碧蛇纵门而入,只怕会引起寺中慌乱,若他紧守,可碧蛇来势凶猛,难道竟要他杀生不成?况且他还不一定有这个本事。
此念方起,他赶忙默念“阿弥陀佛”,杀戒不但不能犯,连这样的念头都不能有,否则佛祖定会降下惩罚。山门附近的信客早就躲到远处,只留下小和尚一人呆立门口。这一胡思乱想的空当,碧蛇已经游上门前石阶。
子远内心又慌又惧,却又不好落荒逃走,惹来信客笑话。他陡一咬牙,抬脚胡乱向碧蛇蹬去,想着以此吓走它最好。哪知碧蛇夷然不惧,灵巧地躲开子远踢来的一脚,紧接着转首挺身,蛇头悬空半尺,蛇口猛然张开,露出两枚细长而锐利的毒牙,凶焰乍起,触目惊心。
子远随即吓得懵住了,近处信客见状慌忙喊他躲开,可是他僵立在门口,身子仿佛不听使唤,唯剩不住地颤栗。碧蛇蛇头微微向后蓄势,身躯猛然向前一挺,蛇口便向小和尚咬去。子远心中猛地一紧,似是瞧清蛇牙上闪光的毒液,顿时头脑有些犯晕。
正在此刻,子远忽觉身后有人迅疾靠近,那人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将其拽开,紧接着一道棍影呼啸而过,干脆利落地击中袭来的蛇头。碧蛇受力瞬间被击飞出去,软塌塌躺在地上不大动弹,一时不知是死是活。
只听身后那人笑道:“子远,你发什么愣呢?”子远回神转头望去,只见一位身着月白僧衣的年轻和尚正含笑看着他,那和尚清雅灵秀,眼中清澈空空,气质极为出众。他呆呆唤道:“太师叔祖,您怎么出关了?!”
阖寺上下都知道这位年轻的太师叔祖正在悟真洞闭关,钻研本寺珍藏的几部天竺古经,着手撰写释本。囚龙寺老一辈的高僧大德无一人胆敢诠释古经,甚至这代藏经院首座慧苦大师也不敢沾手,生怕画虎类犬,而这位太师叔祖却具有大智慧大定力大勇气,年纪轻轻便闭关悟真洞,开始着手解读古经。
一旦古经释本功成,那将是禅宗的一大盛举,年轻僧人也将会成为禅宗之尊。到时候万寺求法,聆听佛法的信众空前增涨,囚龙寺之荣将会盛过往代。全寺上下皆对这位太师叔祖崇敬不已,可是本该静中求法的年轻和尚却出现在这里。
宋文卿轻笑道:“我不能出关吗?”子远痴痴道:“闭关怎么还能随便出来呢?难道太师叔祖您已经释经成功了?!”宋文卿轻敲子远光溜溜的脑袋,笑道:“谁告诉你必须要有所成才能出关?洞中闷得慌,我出来透透气。若非我来得及时,你的小命只怕要丢在这蛇吻之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