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传承千年之久,不知掌门都换了多少代,其开派祖师的生平也是语焉不详,只知他为龙门后人留下了一本《剑经》和一颗侠心。龙门传统源远流长,每一代仅收两名天资聪颖的传人,乃后一人就任龙门掌门,一人却要远遁江湖。
龙门卧于山野,隐匿不出,名声不显,但是龙门中人并非绝对地避世不出,偶尔也会行走江湖,游戏风尘。以龙门中人卓越不凡的风姿,与之交游之人也必定是江湖风云人物,一并俱是诚信重诺之辈,不私扬龙门之名于天下,又交之深厚,因此龙门虽人丁不旺,声名不盛,却与江湖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
莫子虚本是富人家的公子,家境优渥,锦衣玉食,然则天降横祸,幼时遭逢盗匪屠门,一家二十三口尽被屠戮,唯其一人幸免于难。自此以后浪荡江湖,沦为乞儿,每日讨饭避狗,尝尽人间冷暖,后被下山游历的师父带至一寸山,成为其门下第一位弟子。
木青龙出身贫苦人家,三餐不继,又时逢大旱,饿殍遍野,甚至出现易子而食的惨状,父母狠心将其卖给路过的人贩子,换得一斗糙米。他抵死不从,奋力反抗,遭到人贩子的毒打,垂死之际被师父所救,成为莫子虚的师弟。
师兄弟俩性格各异,师兄洒脱不羁,爱好吟风弄月,钻研旁门左道。虽在他武学上用心不足,天赋悟性却是胜过师弟一筹,每每手到擒来,一学就会,一会就精。师父见其在武学上进境委实不慢,也就不去过多干涉于他。
师弟因幼时身遭苦难,养就沉稳持重的性子,感于师父的再造之恩,事事唯师命是从。他习武昼夜不分,勤奋刻苦,好在天道酬勤,终是厚积薄发,蕴藏的潜力被彻底激发出来,武学一道亦是越走越远。
两人皆是遭逢人间大难,有同悲之感,而且在一寸山上读书、习武、玩耍俱在一起,关系愈加亲厚,胜逾兄弟。渐渐地,儿时的灾厄被忘记,两人年若相仿,相依为命,皆视对方为自己的亲人,心想老天待自己不薄,并未绝了人间有情。
龙门中人个个武功登峰造极,掌握了莫大的力量,若是要称霸武林,那也是轻而易举之事,因此龙门列出了详尽而严苛的门规以限制门人滥用力量。例如,关于收徒就有七十二条规定,而在婚娶方面的规定也达五十三条。
龙门并非一直都居于一寸山,千年的时间,也曾迁居多处。龙门中人多是无牵无挂之人,即使今后婚娶,也不能带着妻儿进入龙门所在,待确定了下任掌门之后,可逍遥江湖,与伴侣白头偕老。
观一寸山并不起眼,似乎没有隐世大派应有的巍峨雄伟,倒真像是山野乡人,但院落屋舍之后群山中,有一处山洞却是另有乾坤,因为里面珍藏了千年来收集的各种典籍和奇珍异宝,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子史经集、武学秘籍、机关阵法、天象地理一应俱全,囊括儒、道、释、俗各家所长,可谓是一处惊世宝藏。各门各派的武学皆可寻得,各种奇兵异器玲琅满目,昔日梁临川先祖所得造化棋盘就是龙门所赠,由此若是有人传出龙门所在以及所藏,只怕会引起一场武林浩劫。无论是修身养性所致,还是担忧怀璧其罪,龙门都必须隐世潜修。
俗话说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龙门隐世并不是严防杜绝门人外出,而是要求他们不得声张显露,行走江湖尽量谨守身份之谜,不得引起江湖动乱。而且,龙门奉行侠义救世,往往在武林危亡之际,横空出世,力挽狂澜,乃是本分。
龙门将门人的德行与才情放在首位,武学修为反而放在其次。拜入山门之后,先要研习琴棋书画,研读诗书,以怡情养性,品行端正恭良者才能正式成为龙门弟子,方有资格修习镇派武学《剑经》,因此龙门累世传承,却从未出过一个奸佞之徒。
当然,门人对珍藏的天下各派武学皆可涉猎,不仅是多修技艺,也是为了印证借鉴,因此龙门中人皆是博闻天下的经天纬地之才。更难得的是,他们沉心静气,视声名如浮云,往往行侠仗义之后,孑然而去,不沾点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