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走后,古从圣与古长命二人相依为命。
古从圣成为村中唯一的郎中和书生,古长命成为了村中的放牛娃,村民见长命身体羸弱,就按照村里老人的说法”命名想通“,给长命起了个小名“大壮”,从圣也没有反对,从此村人就叫长命大壮了。
王二师傅是长命四岁时回到村中的,也就是道士走的一年后。王二回到村中的两年后,在村中开了个木匠铺。此时,古从圣已十一岁,古长命已六岁。
这年,古从圣把古长命送到王二家求王二让长命当学徒,出乎村民意料的是王二答应了,此前村民也有送孩子去当学徒的,但无一例外都被拒绝了,久而久之王二臭脾气也传开了。王二愿意收长命当学徒,村人们想是王二可怜这孩子,也真心为长命高兴。
但之后,王二经常让古长命干一些粗活重活,一向疼爱弟弟的古从圣也不理睬,古长命也从不抱怨,村民们也不好多说什么。
在村民眼中,古从圣虽然从小干农活,但怎么看从圣都不像农人,古从圣更像个书生,虽然村人们也只是在小镇上赶集时见过读书人,一席青衫,做事永远都那么文雅。
虽然古从圣一直都是身着麻衣,但古从圣给人的感觉却比镇上的书生都儒雅,古从圣也读书,村人们经常看到古从圣在闲暇之余捧着本书,那些书有些是古从圣父亲留下来的,有些是古从圣采药卖钱从镇上的书摊上淘来的,村人都知道古从圣喜欢读书,所以村民每次赶集都会给古从圣带一些回来,反正一文钱就可以买好几本,村民对此是毫不吝啬的。
村民想来古从圣的书读的必是极好的,所以村民劝过古从圣考取功名,但古从圣拒绝了,村民心想古从圣是担心弟弟,也许是想起了他的父亲,想到这儿,村民也就没再提了。
村民对古从是圣极好的,也许是可怜这孩子,也许是这孩子讨喜。村民在古从圣脸上看到的永远是温良谦恭。
古从圣非常的善良热心,自从道士走后,村民有个头疼脑热都是古从圣医治的,古从圣还经常帮助农人做农活,并且古从圣身上还有着农人的坚韧执着,吃苦耐劳的性格,这是村民非常喜欢的。
所以在村中哪怕是脾气最臭的王二木匠对古从圣都很温和,就连最为泼辣的刘寡妇见到古从圣都是和颜悦色的。农人们想不到更好的词来概括古从圣,好像只有书生这个词才能配上古从圣。
对于古长命,也就是大壮,跟古从圣不一样,对于古从圣村人们更多的是欣赏,是对其心性的认可,而对于古长命则是出于对后辈的喜爱。
古长命从小就不善言谈,但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古长命爱笑,性格却比较内向,所以村民总是喜欢逗弄古长命,总是说要给这个小木匠找媳妇儿,每次都弄得古长命满脸羞红的跑开,然后引发众人的开怀大笑。
古长命虽然性格内向,身体羸弱,但却也一点儿也不娇弱,跟他兄长一样,骨子里透露着坚韧。
在木匠铺有什么自己能做的不等师傅王二吩咐就做了,从不偷懒,古从圣虽然疼爱他,却也从不惯着他,在长命六岁时古从圣就开始教他洗衣做饭,缝衣补物之类的家务,在闲暇之余还教他读书写字,辨识药材,可能是古从圣想把自己拥有的都给长命吧。
用古从圣的话说,古长命得学会自己生活,自己不能照顾他一辈子。古长命会了之后,古从圣却也很少让他去做,只要是古从圣自己能做的就不会让弟弟去做,只是叫他认真跟王二学习手艺。
古长命也是乖巧,从来没有忤逆过兄长。古长命每学会一样小木活,都会先给兄长做一件,然后,古从圣就有了自己的小板凳、小书桌、小药筐,在古长命的眼中兄长就是自己的一切。
长命自从道士走后,身体虽然一直羸弱但也从未再生过病,长命只记得道士给自己治过病,自己揪过道士的胡子,道士的脸长命也已记不清了。道士也没给自己留下什么,不过幸亏兄长把自己当年揪的道士胡子还留着,每每想到这儿,古长命就想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