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尘突然想到一事,问道:“前辈,晚辈有一事请教。”葛洪语气转为柔和,道:“说吧。”江一尘道:“这位葛神仙善于借寿之法,但是为何旁人借出的寿元会转到他自己身上?”葛洪沉吟道:“人寿天定,这事和地府有关,具体贫道也不知。”对葛神仙喝问道:“你这个借寿法术学自何处?”葛神仙低声道:“这个是茅山的秘法。”葛洪怒道:“茅山法术神妙无比,贫道岂能不知?但是从来没有听说寿元能够转回到施法者的!”葛神仙嗫嚅着不答,其实他自己也不明白怎么回事。葛洪以为他故意隐瞒,更是大怒。
这时候,漆黑的夜空中出现一抹亮光,一朵七彩祥云出现在南面山顶的上空,快速向这边飞来。众人一起仰望天空,心知这必定是一位天上的神仙下凡来了,葛神仙借机偷偷擦把汗。
祥云落地,下来一位白发老者,冲着葛洪大笑道:“洪儿侄孙,我来也!”葛洪也是大笑,上前行礼,道:“叔祖今日为何临凡?莫非玉帝给你放假了?”
来者正是天庭四大天师之一的葛玄,排名仅在张道陵后面,人称太极葛仙翁,是葛洪的叔祖父。
葛玄是三国时期吴国人,本琅琊人,后迁丹阳句容。道教灵宝派派别阁皂宗奉葛玄为祖师。高祖庐为汉骠骑大将军,封下邳侯,祖矩仕汉为黄门侍郎,父德儒历大鸿胪登尚书,素奉道法。故葛玄出身宦族名门。自幼好学,博览五经,十五六岁名震江左。性喜老、庄之说,不愿仕进。后入天台赤城山修炼,遇左慈得受《白虎七变经》《太清九鼎金液丹经》《三元真一妙经》等,后遨游山川,周旋于括苍、南岳、罗浮诸山。
后汉室倾覆,三国战乱,于是删集《灵宝经诰》,精心研诵“上清”、“灵宝”诸部真经;曾嘱其弟子郑思远,在他死后将“上清”、“三洞”、“灵宝”中盟诸品经箓付阁皂宗坛及家门弟子,世世箓传。
葛玄勤奉斋戒,感老君与太极真人,降於天台山,授葛玄灵宝等经三十六卷。久之,太上老君又与三真人,从官千万,命侍经仙郎王思真,出洞元大洞等经三十六卷,及上清斋二法,灵宝斋六法等。葛玄完全遵照太上老君的教导,修炼勤苦不怠,能遨游山海,分形变化,尤长於治病收劾鬼魅之术。《三国志》记载:孙权好道术,葛玄尝与之游,得权器重,特於方山立洞玄观。弟子郑隐得其法术。
这里简单叙述葛玄的几个事迹。
葛洪擅长于治邪病,也就是邪灵附体,道术所到之处,鬼魅都现形,有的放走,有的杀掉。能够一粒粮食不吃,而连续几年不饿。能把薪柴堆积起来点着火坐在火焰上面,薪柴烧光了而他的衣帽却没烧着。有时喝一斛酒,就进入深泉涧中去躺着,酒劲过去才出来,而身上竟没有沾湿。
葛玄通览《五经》,又喜好谈论,几十个好胜的年轻人跟随他游学。有一次乘船,那些年轻人看到他的器具中藏着书写的札符有几十枚,就问他:“这些符灵验吗?能做什么事?可以让我们见识见识吗?”葛玄说:“符又能干什么呢?”随手取出一道符投到江中,符顺着江水就流下去了。葛玄问:“怎么样?”这些年轻人笑说:“我把它投下去也能这样。”葛玄又取出一道符投进江中,符逆着水流往上走。葛玄说:“怎么样?”众人说:“奇怪了。”葛玄又取出一道符投进江中,这道符在江中停立不动。不一会儿,往下流去的那道符往上游漂来,逆流而上的那道符又往下游漂去,三道符汇合在一处,葛玄手一招,就把这些符取了回来。
葛玄曾经在一座庙前走过,这个庙里的神常常使过往行人走不到百步,就下马下车步行,对它表示尊敬。庙中有几十棵大树,上边有一群鸟,没有人敢触犯它们。葛玄坐着车过去,没有下车。不一会儿,有大风刮来,往回驱逐葛玄的车,刮起的尘埃弥漫了天空,跟随葛玄的人都被惊退。葛玄大怒,道:“小小妖邪怎敢如此!”就举起手制止风,风就停息了。葛玄回来,把符投进庙中,大树上的那些鸟全都掉到地上死了。过后几天,庙里的树在盛夏时却干枯了,不久,庙屋起了火,把庙全都烧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