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赫连耀在为四处寻不见柳如霜而焦头烂额之时,这始作俑者竟比他还要不好过。
自庆安门一战结束,虽说柳如霜迫不得已爬上城头,射伤夏一博文,可晋军最终还是惨败,柳如霜这个领头人也是不堪重负,带着燕儿趁乱一起跑了。
此时连生计都难以维持,又谈何什么逃兵辱国辱军之事?柳如霜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忙乱之时做出的决定,是不是太过草率了?
燕儿在一旁,收拾着两人仅有的几件厚实衣物。此时虽说已到了五九天,天气没有了冬日的严寒,但一早一晚气温骤降,两人本就是四处奔波,此时更是有些吃不消。
燕儿一脸苦相,无奈地看着地上散落的几件衣裳,唉声叹气了好一阵子。
柳如霜只默默看着,不说一言。
能说什么呢?即便是说了,又能作何用?是能当衣裳御寒还是能当吃食垫垫肚子?柳如霜摇头,心里一片难言的苦涩。
晋军大败,柳如霜本不想如此匆忙逃走,但思前想后,当时正是晋军最疲敝不堪之时,若是那时不走,被东蛮军再来个追击,她可是万万吃不消。
何况,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晋国还在,只要晋军还能组织起来,这西北三省的土地,迟早能给追回来。
思量许久,柳如霜这才放下了满心的包袱,带着燕儿一起跑了。
奈何两人都是第一次来到西北,出了萨满城,四处都是空旷无人的黑黄土地,枯枝败叶掩盖路途,全然看不出方向。柳如霜还略懂一些地理方位的东西,燕儿却全是个路痴。一出门便不记东南西北,只得跟在柳如霜身后头。靠着浅薄的了解和微弱的一点儿方向感,柳如霜带着燕儿一路奔走,见路便行,遇河便绕,如此走了两日,却是一直向了北方走去。
越往北去,天儿越冷。本来晋国已经是到了快开春的时节,可两人到达之地却如同寒冬腊月,寒风凛冽,天阴沉沉灰蒙蒙,感觉随时会下一场大暴雪。天公也不作美,越是不想叫他刮风,他越是刮得起劲,风从脸颊便呼啸而过,只觉得整个脸部都被冻得僵硬。
两人在路上丢失了马匹,因此只得双脚行走。燕儿一边走,一边搓手跺脚,靴子已经开了两道口裂缝,油亮的漆皮也磨去了好大一块。
“小姐……小姐,咱们还继续走吗?”燕儿全身哆嗦,上下牙打战着问道。
决定出走之前,柳如霜已同燕儿说好,出门在外,绝不可唤自己太子妃,只道是小姐便好,一来省去这冠冕名称的麻烦,二来,也好尽量隐晦一些,莫要引起了旁人注意。
燕儿一问,却把柳如霜问住了。
走与不走,各有利弊。柳如霜沉吟一番,说“我俩已经走了这么远,此时若是轻易知返,怕只会功亏一篑。不如,先找一处客栈什么的歇歇脚,也好增添些衣物吃食。燕儿,你觉得如何?”
燕儿搓了搓肩膀,咧着牙道:“事到如此,也,也只得这样了。”
柳如霜没有搭话,接过燕儿递过来的衣裳,随意卷了卷挂在肩上,只顾闷头朝前走着。
晋国北部是东蛮和吐蕃,晋国与东蛮以天乔山为界,划分了领土范围;而吐蕃离着东蛮还要远一些,两国便以赤水河一带为分界线。从天乔山翻过去,便是东蛮的国土;再跨过了赤水河,便到了吐蕃。
柳如霜初接触晋国地形,还是在晋军军营里。带兵打仗,自然得熟知周围地形地势,也好做好防备和撤退的准备。两人一路向北走,柳如霜心里估摸着,现在已经出了晋国国界,不再用多少时日便会到了吐蕃境内。吐蕃与大晋素来无争无抢,先前中原还派了皇室公主入驻,以示两国交好。吐蕃首领若是开明,待自己说明来意之后,兴许还会给她两人一些过路盘缠。
看着漫漫长路,不知何时能走到头,燕儿在心里的叹息一阵高过一阵。眼看身上的吃食快净了,水壶也已经干了半日,若是再得不到及时的补充,两人怕是还没找到人,便已经饿死在路上了。
燕儿与柳如霜各怀心事,脚下的步子都愈发地沉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