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根嫂说道:“她叫我先把喜宝送去再说,还说启蒙是晚了些,可是她看着能行。就算是不行,要不我们送喜宝再去学点别的东西也成,整天跟着我们打鱼,太辛苦也太危险。我原来也没有想过这事儿,后来再想,这孩子说的有理,就把孩子送到学里,说不定能学个一技傍身的,以后也好过你。”
刘二根说道:“你说这孩子到底是打哪里来的这些稀奇古怪的想头,我就是觉得奇了,昨天我还看见她在哪里写写记记,能认字,想来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可是有看着她在东市上卖力吆喝,又不像,那些大户小姐哪有这样的架势?”
二根嫂说道:“你又在想这个,且别管她是打哪里来的,就现在,她就是我们的闺女。你是不知道,就那个左邻右舍看着都是羡慕,那蒸饼的郑三娘子,福宝嘴巴真是甜,见了人不笑不开口,说个话能暖到人的心里去。”
刘二根笑眯眯地说:“这倒是,隔壁的陈老大也说了,这闺女真有眼力见。你没见,这几天在东市上,有她在,卖的给外好一些。”
二根嫂说道:“我怎地看不见,还有嘱咐你一句,有人问起,就说这孩子是我远房亲戚的孩子,寄养在我们家的,别说溜嘴了。”
刘二根说道:“我晓得,怎么这么啰嗦?”
院子里想起扑腾扑腾的脚步声,二根嫂瞄了一眼,说道:“孩子们回来了。”
刘二根掀起门帘两个孩子一前一后走了进来,身上穿了厚厚棉衣,小脸上冻得红扑扑的。二根嫂也走过来,握住了福宝的手,那手沁凉如冰,她爱怜的拿手捧住她的脸,那脸也是冰的,睫毛上也有层薄薄白色,越发衬得那眼睛如一颗宝石一样,来了刘家之后,这孩子回复了女孩子的打扮,越来越一种动人的美丽散发出来。
“冷不冷?”二根嫂问。
“不冷。”福宝笑盈盈地,回过头来,向着喜宝眨眨眼睛。
喜宝忙说道:“娘,今天我和妹妹去了唐先生那里,唐先生已经答应了叫我去上学堂。”
二根嫂心里越发惊奇说道:“什么时候的事?”
喜宝点点头说道:“就是方才,我们两个去求唐先生?”
刘二根也说道:“那个唐先生一张黑脸,最是冷面冷心的一个人,怎么会答应你们?”
喜宝说道:“妹妹去求了唐先生的夫人。”
二根嫂打量着福宝说道:“你认识唐先生的夫人吗?”
福宝说道:“在东市上见了一面,觉得唐夫人最是善心的一个人,所以就大着胆子去求了,没有想到她竟然答应了我。”
二根嫂说道:“你这丫头,古灵精怪的,竟然还知道拐着弯儿的去撞唐夫人的木钟。”
福宝说道:“我在东市上卖鱼的时候,见过唐夫人一面,她是一个极心善的一个人,所以我就大着胆子求了一下。”
刘二根却皱了眉说道:“可是我听说就是去唐先生的学堂每年要交十石米?”
喜宝急忙走到刘二根的面前说到:“那唐夫人说了,我可以减半。”
二根嫂越发不相信,说道:“怎么可能?那唐家跟咱们素无来往,而且你是不是读书的料子还在另说。”
喜宝说道:“不信你问问我妹妹。”
二根嫂用手握了福宝的脸说道:“说来听听,那唐夫人是怎么答应你的。”
福宝的眼睛笑的弯弯的像是月牙,说道:“也没有什么难的,左右脱不一个诚和情。”
二根嫂刮了一下她的鼻尖:“就数你的主意多。以后可不许自己主张了。”
福宝说道:“知道了,以后一定会问过爹爹和娘。”
二根嫂瞅着她的脚,说道:“快过来坐下,赶紧把鞋子脱了,鞋子都湿成什么样了,”然后又把自己的孩子训斥了一顿:“这么冷的天都成了样子了。”
喜宝说道:“我想改天去,可是妹妹说了,今天是那唐夫人的生辰,今天去才有诚意。”
福宝只是笑,她在刘家待了这么久,家里这几个人都是憨厚有余,机变不足,她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意思,总不能要看着刘喜宝也在安河上耗一生吧。读书只是她暂时想到的一条出路,虽然这条出路艰辛且漫长,也不一定适合喜宝,也许等喜宝学了几个字,再让他去学个手艺也行,能养活自己。这也成了她的习惯,总是未雨绸缪,先想到不行的时候。等刘喜宝安顿下来,再打算自己的。这大梁朝的女子十五岁行笄礼之后,便要嫁人了,换言之就算在刘家便也只有数年的光阴,这五年之后到底有如何变数,命运又该如何走向,想想便觉得头疼,虽然不能一一预知,最好也有些应变之策,如果仓猝有变,也可应付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