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清点下自己身家,丁学锋发现自己只有一百来万的现金。整个计划已经开始,丁学锋无法回头。
当天下午,丁学锋飞回了临海省,不过没有回滨海市而是到了海东市,到了晚上,丁学锋准时守在电视前,用租来的录像机把当晚海东新闻完整录了下来。因为上面有海东市香港招商推介会的新闻,画面上出现了市长江志浩和著名侨商欧阳成功先生签署四十亿投资协议过程。
这个梁国驹果然是个人才,如果不清楚底细,估计丁学锋也会被他给骗了。
有了这段录像以及在香港草签的协议,丁学锋下一个步骤有了足够筹码。
在此之前,丁学锋早就已经在城区找一处单栋的旧楼房租赁作为办公场所。
这是一栋两层的独门旧楼,月租在14000元。刚一租下来的时候丁学锋来到现场考察,发现环境不错,交通方便,走几步就是闹市。
把这里将作为前期工程筹备办公室,丁学锋在这里招兵买马,组建自己的嫡系队伍。
现在对丁学锋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启动资金。要开发55万平方米的地产开发项目,全程至少需要四十个亿的资金。
而他现在身上只有区区一百万块钱,看上去这可真是一个异常艰巨的任务。
临海省自古奉行重商传统,因而不但商业发达,而且地下金融借贷也很繁荣。银行定期存款年利率在3%左右浮动,而私人借贷能有10%的收益。
邱老栓就是海东市大名鼎鼎的地下金融巨头。
晚上刚进家门的邱老栓接到了丁学锋的电话,电话丁学锋神秘地透露有大项目要介绍给他,让他和合伙人务必要收看晚上十点的省台新闻。
邱老栓这大半年和丁学锋合作过几次,愉快的合作,让邱老栓看到了这个年轻人的潜力,现在丁学锋说有大项目介绍给他,邱老栓本着宁错也不放过的原则一一通知了他的几个合伙人。
次曰按照丁学锋给的地址,邱老栓一行五人一早就开车找到了那栋两层小楼。小楼门口挂着一个“海东市小西湖项目筹备办公室”的牌匾。
丁学锋在门口欢迎了五人的到访,把他们迎进屋内。一进屋内,正中墙壁上就挂着丁学锋和一个老人的合照,邱老栓看了一眼,发现老人挺眼熟的。
为五个人奉上茶,丁学锋寒暄了一下,就把客厅里的电视打开,播放了昨天录好的新闻。
又看了一遍新闻,三人脑子里有点线索,再一看墙壁上的合照,心里明白了丁学锋目的。
“丁先生,你和这位华侨富豪关系挺好吧?”
邱老栓被丁学锋的来头吓了一跳,语气上亲切许多。
“哦,我说我干爹啊,关系不错!”丁学锋有些不以为然的说道。
接下来,丁学锋对五人说了一个故事。一个华侨富豪想到海东投资,便微服私访进行前期调查,没想到中途犯病,手下束手无策,结果偶然遇到丁学锋伸出援手,用家传医术救了老富豪一命。为了感谢,老富豪坚决要求认丁学锋为干儿子,并委托其在国内寻找合作伙伴。
这样小说般的故事,让五人将信将疑,但是昨晚新闻都报道了其将在海东投资的事情不假。尤其是市长大人和他亲切握手镜头还在眼前录像机上重播,五个人不得不信。
“丁先生你昨晚在电话中和我们说有大项目,该不会是和你干爹有关吧?”邱老栓谨慎地询问了今天来的目的。
丁学锋坐在主座上,微微一笑,说道:“由于前几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我干爹在国外的业务也受到小小的影响。而且你们也知道,国外资金进到国内需要办理一系列手续,没有两个月时间不行。现在光买地的钱就要给政府的四十多个亿,但房地产开发不等人,早一天动工早一天赚钱。原本先期投入到国内的十个亿看上去暂时不够,我干爹想向国内资本拆借一下。九个月10%的利息,两个亿打底,最多五个亿。”
说完,丁学锋微笑着喝茶,让他们五个人把这个消息消化一番。
九个月10%的利息,这可比一般的民间借贷要高出许多。照现在的行规,一般是一年10%。他们三人如果能像其他人按行规借贷,那么也能挣个2%的利差。如果有关系直接从银行贷款出来的话,这个利差的丰厚就更不要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