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领军控制禁中、把守宣德‘门’的亲表兄放出京去,难道还有别的人选更值得韩冈相信?还是说,禁中已经够安全了,多李信不多,少李信不少?
开什么玩笑,这是断头买卖,只会嫌准备得少,不会准备做得多!少一个李信,成功的几率至少要低了一成。
不管熊本怎么想,韩冈都没有理由这么做。
即使他发了疯,脑袋里面有了癔症,章惇也不该一同犯病。
但熊本看到公。文的末尾,章惇的签名有,画押有,连印信都盖上了。还都在韩冈的签名画押和印章前面。
这是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熊本按着自己的太阳‘穴’,觉得自己再想下去,很可能会跟太后一样,变得要吃阿片才能止住头疼了。
如果说李信离京,王舜臣接任,这倒是不用太担心禁中失控。可仔细看两份调令,王舜臣是入京述职,并没有明确接李信的手,李信不会等到他接任后才离京。
即使王舜臣现在就守在距离甘凉路最近的伊州,能在二十天之内收到召唤进京的消息。但等到他抵京,也要在近两个月后了。而李信,则早就抵达了灵武之地了。
这中间至少差了一个多月、近两个月的空白。
赵隆也不在京中,没有王舜臣、李信、赵隆三人,韩冈在军中的心腹,只剩下一些品级并不算高的大小使臣。
韩冈竟然有如此自信?
可以说,至少一个月的时间,韩冈对城内禁军的控制将成为空白,
光靠王厚一个人,根本支撑不起来韩冈在军中的局面。而章惇手中堪用的武将,就只有一个刘仲武。
一旦韩冈的‘女’儿嫁给王厚的儿子,王厚也必须避嫌。或许韩冈可以压下来,可万一天子当着面质问,王厚怎么回答?
韩冈绝不会不智如此,章惇也不会糊涂到这般田地。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蒲宗孟闭起眼睛,靠上了椅背。
‘韩相公的舅舅病重不起,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他嘴角多了一点笑意,这样就能说得通了。
停了一下,他重新睁开了眼睛,问着把这一条重要消息带来的亲信。
“这消息是从哪边听来的,确认了没有?”
亲信摇着头,“是从棉行那边泄‘露’出来的,但确认就没办法了。”
也不用确认了。
棉行跟韩冈的关系都不用多说了,京城里面没人不知道。如果的确是从棉行传出的消息,至少有七八分是真的。
而且这样就说得通了,要是李信还在京中任职,等到家里传来噩耗,他就必须丁忧回乡了,但如果他是在边地任上,那朝廷夺情可就是理所当然。也就只有两个月,就能回来了。
而且韩冈还将王舜臣给调了回来。
王舜臣在域外多年,早就是桀骜难驯,除了韩冈,怕是连天家都不放在眼里。本人在军中又素有威望,一旦在京中就任,转眼就能把京中的兵马都控制住。
一旦王舜臣进京,再加上李信被夺情回京,那韩冈顿时就多了两大臂助。那时候,不论是谁都无法跟韩冈相抗衡了。
只要韩冈能够稳住两个月的时间,让他的亲信抵京,那这盘棋他就彻底的赢了下来。
但这也不能排除是韩冈故意放出的消息,想要‘迷’‘惑’世人。不过只要李信是确实的离京,那他放出假消息就一点意义都没有。
只是另外一件事,让蒲宗孟想不通,为什么苏颂和章惇会坐视韩冈如此行事。
一旦手握京中大军,韩冈就是想篡位都可以。即使不篡位,做一个废立天子的权臣,苏颂和章惇都要靠边站。
苏颂倒也罢了,今天朝会上的这件事后,他回去就得写请老的奏章——虽然太后肯定不会批,也批不了。但苏颂无心朝堂,已经是确凿无疑了。
可章惇还没到年纪,只要他愿意,再坐上十几年的宰相也不是不可能。以章惇对权位的看重,怎么可能坐视韩冈将京师兵马控制在自己手中?
王中正跟韩冈是多少年的‘交’情,王厚是韩冈的姻亲,神机营是韩冈的表兄带出来的,韩冈更是带着京营禁军在河东抵御辽人。待李信回来,再多了一个王舜臣,章惇还有落脚的地方吗?只靠一个刘仲武?韩冈跟刘仲武也不是没‘交’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开什么玩笑,这是断头买卖,只会嫌准备得少,不会准备做得多!少一个李信,成功的几率至少要低了一成。
不管熊本怎么想,韩冈都没有理由这么做。
即使他发了疯,脑袋里面有了癔症,章惇也不该一同犯病。
但熊本看到公。文的末尾,章惇的签名有,画押有,连印信都盖上了。还都在韩冈的签名画押和印章前面。
这是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熊本按着自己的太阳‘穴’,觉得自己再想下去,很可能会跟太后一样,变得要吃阿片才能止住头疼了。
如果说李信离京,王舜臣接任,这倒是不用太担心禁中失控。可仔细看两份调令,王舜臣是入京述职,并没有明确接李信的手,李信不会等到他接任后才离京。
即使王舜臣现在就守在距离甘凉路最近的伊州,能在二十天之内收到召唤进京的消息。但等到他抵京,也要在近两个月后了。而李信,则早就抵达了灵武之地了。
这中间至少差了一个多月、近两个月的空白。
赵隆也不在京中,没有王舜臣、李信、赵隆三人,韩冈在军中的心腹,只剩下一些品级并不算高的大小使臣。
韩冈竟然有如此自信?
可以说,至少一个月的时间,韩冈对城内禁军的控制将成为空白,
光靠王厚一个人,根本支撑不起来韩冈在军中的局面。而章惇手中堪用的武将,就只有一个刘仲武。
一旦韩冈的‘女’儿嫁给王厚的儿子,王厚也必须避嫌。或许韩冈可以压下来,可万一天子当着面质问,王厚怎么回答?
韩冈绝不会不智如此,章惇也不会糊涂到这般田地。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蒲宗孟闭起眼睛,靠上了椅背。
‘韩相公的舅舅病重不起,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他嘴角多了一点笑意,这样就能说得通了。
停了一下,他重新睁开了眼睛,问着把这一条重要消息带来的亲信。
“这消息是从哪边听来的,确认了没有?”
亲信摇着头,“是从棉行那边泄‘露’出来的,但确认就没办法了。”
也不用确认了。
棉行跟韩冈的关系都不用多说了,京城里面没人不知道。如果的确是从棉行传出的消息,至少有七八分是真的。
而且这样就说得通了,要是李信还在京中任职,等到家里传来噩耗,他就必须丁忧回乡了,但如果他是在边地任上,那朝廷夺情可就是理所当然。也就只有两个月,就能回来了。
而且韩冈还将王舜臣给调了回来。
王舜臣在域外多年,早就是桀骜难驯,除了韩冈,怕是连天家都不放在眼里。本人在军中又素有威望,一旦在京中就任,转眼就能把京中的兵马都控制住。
一旦王舜臣进京,再加上李信被夺情回京,那韩冈顿时就多了两大臂助。那时候,不论是谁都无法跟韩冈相抗衡了。
只要韩冈能够稳住两个月的时间,让他的亲信抵京,那这盘棋他就彻底的赢了下来。
但这也不能排除是韩冈故意放出的消息,想要‘迷’‘惑’世人。不过只要李信是确实的离京,那他放出假消息就一点意义都没有。
只是另外一件事,让蒲宗孟想不通,为什么苏颂和章惇会坐视韩冈如此行事。
一旦手握京中大军,韩冈就是想篡位都可以。即使不篡位,做一个废立天子的权臣,苏颂和章惇都要靠边站。
苏颂倒也罢了,今天朝会上的这件事后,他回去就得写请老的奏章——虽然太后肯定不会批,也批不了。但苏颂无心朝堂,已经是确凿无疑了。
可章惇还没到年纪,只要他愿意,再坐上十几年的宰相也不是不可能。以章惇对权位的看重,怎么可能坐视韩冈将京师兵马控制在自己手中?
王中正跟韩冈是多少年的‘交’情,王厚是韩冈的姻亲,神机营是韩冈的表兄带出来的,韩冈更是带着京营禁军在河东抵御辽人。待李信回来,再多了一个王舜臣,章惇还有落脚的地方吗?只靠一个刘仲武?韩冈跟刘仲武也不是没‘交’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