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强权与军事-第2/3页

加入书签
    教宗利奥三世在八00年,加冕查理曼大帝为第一任神圣罗马皇帝。

    以表扬其功绩及对罗马教廷的拥护。

    但查理曼大帝的儿子路易一世死后,路易的三位儿子在凡尔登条约里,将查理曼的领土三现实的分为东中西三部。

    加洛林王朝虽然在八八4年至八八7年间曾短暂统一,但神圣罗马皇帝封号自始不再在西部通行,而西部亦渐渐演变为法兰西王国。

    于是曾经的高卢部族和它的本源族人,就此在历史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查理曼大帝统治后期,维京族沿它的王国北方及西部边境推进。

    自查理曼在4年死后,他的继任人未能团结去遏止维京人入侵。

    维京人和他们的长船纵横罗亚尔河和其它内陆河流,到处在法国人的领地上攻掠。

    八43年维京人杀死了南特市的主教,数年后又焚烧了土尔城的圣马丁教堂,八45年更掳掠着曾经的巴黎。

    现时法国领土大致与国王糊涂查理统治时相同,他被逼将塞纳河下游两岸大片土地割与维京人,形成一个诺曼第公国。

    最后在断断续续的权力争夺中,加洛林王朝亦步上前朝覆灭的后尘。

    法兰克公爵及巴黎伯爵雨格.卡佩在9八7年建立了卡佩王朝。它与其旁枝瓦卢瓦王朝和波旁王朝此后统治法国超过八00年之久。

    卡佩王朝的崛起使得法国发展出新的政治架构。

    911年割与维京人的诺曼底公国,成为了后来征服者威廉入侵英国的根据地。

    1066年,威廉公爵成功夺得英格兰的王位,是为英王威廉一世。威廉公爵仍保留诺曼底公爵的称号和封地,并将其传给以后的历代英王,于是历史在这里埋下了日后英法两国冲突的导火线。

    1154年,法国的安茹伯爵亨利继承英国王位和诺曼第爵位,是为英王亨利二世(henryii)。

    亨利将自己在法国领地(安茹及诺曼底)归入英国王室。再加上1152年他迎娶了法王路易七世(luisvii)前妻阿基坦的艾利诺女公爵(eleanrd'aquitaine),令他的势力扩展到法国西南部。

    这些事件令英法两国关系日益紧张,最终导致了历史上的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

    在13世纪,法国王室将不少南部的领土收归中央,为了领土扩张,他们蓄意煽动了基督徒屠杀异教徒的浪潮,并把藉此将南部的朗基多克省收为皇家家族领地。

    公正王菲力四世试图夺取佛兰芒地区,但在两年后法军终在发生於urtrai的金靴刺之战中被佛兰芒城邦联军击退。

    然后就是导致英法百年战争的整个过程。

    这注定了高卢部族一直会是一个经历各种部落战争的民族。

    132八年,法王查理四世身亡,卡佩王朝绝后。

    瓦卢瓦王朝成员腓力六世趁机继承王位。

    但是英王爱德华三世,前法王腓力四世的外孙,宣称自己是法国王位唯一合法继承人。

    此王位争议成为英法百年战争的导火索。

    1337年11月英王爱德华三世率军进攻法国,战争开始。英法百年战争导致两国的民族意识大大提高,但百年战争期间,两国都不约而同地出现内乱,如13年英国的瓦特泰勒叛乱和135八年法国的扎克雷革命。

    法军在1337年至1360年间节节败退,濒临亡国。

    但在1369年至1396年间转入反攻。

    1415年英王亨利五世在阿让库尔战役的胜利,令瓦卢瓦王室失去其它法国贵族家族的支持,最终导致7年后巴黎沦陷和1420年特鲁瓦条约的签署。

    这一些事实导致法国王室对罗亚尔河以南的管治权大大削弱。

    142八年,英军更进一步,占领了包括巴黎在内的法国北部,并且围攻通往法国南方的要塞奥尔良。

    此举再次激起了法国人的爱国热情,纷纷起兵反抗。

    次年,女英雄圣女贞德率军驰援奥尔良,击退了英军。并在历史名城兰斯(reis)拥立查理七世为新任法王。

    但女英雄圣女贞德很快被叛徒出卖,给勃艮第人逮捕,并交与英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