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斯特灵记忆

加入书签


    公元1297年的9月10日。

    英格兰军和苏格兰军在斯特林桥遭遇。

    如果我们把斯特林看成为苏格兰北大门的话,斯特林桥--这座架设在福斯河上的木桥,无疑就是打开这扇大门的钥匙。

    如今的斯特林桥为桥宽6米,长度为56米的六孔石桥。

    但是在当时,河面更宽,估计在120米左右,由河道的冲击地形形成两个连续的桥面组合,中间有一片地势较高的河滩高地。

    历史上的桥面只有4.5米左右,全部是木架板面结构,高度为3.6米。是一座平面木桥,不是目前的石头弓形桥。

    在斯特林镇边上的峭壁之上,当时矗立着一座巍峨的城堡--斯特林堡。

    城堡里面的驻军承担着守卫斯特林这座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小镇。

    从斯特林堡向下眺望,斯福斯河两岸的一草一木全都尽收眼底,此时的驻军司令是骁勇善战的理查德沃德格里夫爵士。

    斯特灵,在这样的战争历史时刻,势必会成为英苏大战的焦点。

    斯特灵整个城市,位于山谷之中的福斯河河湾和冲积平原之上,地势依山傍水,与华夏的潼关地形相仿佛。

    如今的华莱士纪念塔,坐落在市区以北两英里的达雅山(dumyathill),它像一座历史路标,从老远就能眺望得到。

    如果自驾旅游,那么这座山下的停车场是免费的。

    达雅山高约百米,山体葱茏,林木茂盛。

    其山路陡峭高峻,有好心人提示,如果游客中有谁足力不济或想留一点能量登上纪念塔,可以乘穿梭小车代步。

    初秋之际,阴凉舒适,山风习习,空气清新,正好合适登山。

    华莱士纪念塔,坐落在克雷格(craig)修道院旧址上。

    弹时的修道院是斯特陵桥战役时华莱士的指挥所。

    纪念塔的建设历时八年,于1869年最终落成。

    塔高220英尺(67米),共有246级台阶。

    其全部费用超过1万英镑,在当时不啻是天文数字。

    这么一大笔钱都来自民间的自发捐献,捐献者包括世界各地的苏格兰人,以及很多欧洲国家的领导人,包括同样为民族独立和自由理想,奋战了一生的意大利民族英雄--解放者加里波第(garibaldi)将军。

    这是一座用浅黄色、褐色块石砌成的四方型塔楼,狭窄的窗以及顶层的垛口、四角的圆形棱堡,很像一座古堡。

    这座高塔,是维多利亚时代,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复兴的产物,外立面处理其实很精细,不过要贴近才看得出细节。

    但除了西北角的八角形壁柱,和塔顶林立的小尖塔外,华丽、注重细节的哥特风格并不明显。

    刻意营造的,表面显得斑驳粗旷的建筑石料,和不够清晰的轮廓线条,更使建筑显得朴实而古拙,在低垂的浓云下越发显得肃穆凝重。

    这样的苏格兰古朴风格,倒更符合华莱士平民英雄的身份和悲壮的历史命运。

    突出于塔的西南角的,是高达15英尺的华莱士雕像。

    这是一位有着凯尔特人典型浓密络腮胡须,身躯强壮,穿着苏格兰短裙和披风,左手扶盾,右手高举利剑,面貌冷峻的男人,他冷漠的目光直视前方,这是在指天明誓,要光复河山,还是在指挥起义兄弟向敌阵冲击?

    雕像距地面约30英尺(9米),居高临下,如同半空中一尊脚踏流云、驭风而飞的战神,给人以庄严、神圣之感。

    站在其下,仰望雕像,心中油然而生崇敬之情......

    耳边轻轻的响起悠扬婉转的苏格兰风笛之音,还有回荡的山风,仿佛是他曾经的呼唤--proliberty(为了自由)。

    塔底大厅里,有华莱士生简介和纪念塔本身建筑的介绍。

    但是这里还有很多被当时很多人刻意抹杀,事实歪曲,不再可能恢复的历史记忆。

    我们只有去感受当时的历史空间,去聆听历史的回声,再去感受他的曾经......

    沿着狭窄而封闭的旋转楼梯盘旋而上,绝对不是件轻松的事,但绝对值得我们一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