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五次战争

加入书签


    历史上元朝毁灭南宋的战争曾经分为五次战役。

    当年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汗公布《建国号诏》,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建国元朝。

    忽必烈汗即元世祖。

    1272年他改中都为大都(突厥语称汗八里,帝都之意),将上都作为陪都。

    此前,忽必烈汗1260年设立中书省,1263年设立枢密院,1268年设立御史台等等国家机构。设置大司农司并且提倡农业。尊孔崇儒并大力发展儒学等推行汉法的政策。

    因为他看到了华夏文化的源远流长,不系蒙古族崛起后,区区五十年的短小历程堪比。

    然而为了保留原蒙古制度,最后形成蒙汉两元政治。

    元世祖虽然于争夺汗位战争里,最终获得蒙古大汗的汗位,并且最后成为中国皇帝。

    但由于其汗位取得,叫所谓的不合法,与他事实崇尚汉法,使得蒙古宗室的一干人等不承认忽必烈的事实汗位。

    这造成四大汗国,有三国不奉忽必烈的命令,事实上统一而完整的蒙古帝国已经就此完全解体。

    最后还因此引发窝阔台系的海都出兵争夺汗位,造成漠北地区动荡不安,史称海都之乱。

    其实即使当年的元世祖忽必烈要求举行库里勒台大会,推举正式的可汗。这些人心各为其主的蒙古贵族,都不再会纠集到一起了。

    原因很简单。他们各自的利益大于兄弟,拥有的现实权势,大于蒙古民族和部落的统一。

    是它们各怀异心在侧,不怪忽必烈不能完成统一心愿。

    他们如今突然有了如此大的生存基地,有了强大的军队和雄厚财力,他们还会听中央的么?

    贪官坐大亦想称皇,所以,很多人不懂得其中养虎为患的道理,还在掺杂其中蝇营狗苟......最终无德无能,不过是靠老爹上位的这些官家子弟,最终系如何死的,它自己都浑然不觉。

    这世界近财者,因为财死;近色的,因为好色而死的人多了去了。

    在此前后,忽必烈所建元朝,曾要求周边一些国家或地区(包括日本、安南、占城、缅甸、爪哇)臣服,加入元朝的朝贡关系,但均遭到正面的拒绝。

    此后很多年里,元世祖于是频繁出兵攻打这些国家,其中以入侵日本的元日战争最为著名,因为当时的范文虎指挥不当,与台风来袭而失败。

    由于元朝廷需要赏赐大量财宝予宗室贵族,加上开支繁重,财政日渐紧张,朝臣为了财政问题发生内部贵族的争执,分裂成以许衡等汉人、与汉化蒙古人为首的儒臣派,与以阿合马、卢世荣与桑哥等色目人与汉人为首的理财派。

    儒臣派认为元廷应该节省经费、减免税收。

    理财派认为南人藏有大量财物,应没收以解决朝廷的财政问题。

    由于元世祖信任阿合马,设立尚书省解决财政问题。

    而儒臣则以受汉化更深的太子真金为核心与阿合马抗衡。

    最后阿合马被刺杀,太子真金也因为得病而死。然而元世祖不信任儒臣派,依旧任用理财派官员来解决财政问题,导致财政的最终恶化。

    对于国家,他们用的却是一群会斗嘴的人来管理的,结果如何不用问就知道了。

    所以历史上的元朝历史,通常可以分为两个到三个阶段。

    1206年元太祖铁木真统一蒙古,立国漠北,定国号为大蒙古国。

    到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建都汉地,将国号改为大元之际,共六十五年,称为大蒙古国时期,又称蒙古帝国。

    元世祖忽必烈定都汉地,将国号改为大元后,直到1368年元惠宗出亡为止,共九十七年,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元朝历史。

    元惠宗出亡后依旧以大元为国号,至1402年鬼力赤杀顺天帝坤帖木儿,改国号为鞑靼为止,共三十四年,称为北元时期。

    由于蒙古帝国、元朝与北元这三个时期,均有军事,历史,家族血脉等连续承继的关系,所以如何区分大蒙古帝国,这就看个人的观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