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宗王出镇

加入书签


    为何在早期我们看不到铁木真的四个儿子各自有领地?

    其实我们并不是很多人知道,铁木真并不是强势上位的。

    即使在蒙古都是用最古老的宗族公选,来产生部落头领可汗。

    宋,开禧二年(1206年),春天。

    蒙古贵族们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大会,诸王和群臣为铁木真奉上尊号,为“成吉思汗”。

    此前,铁木真被自己的原部落,和几个他兼并的小部落,事实也用同样的形式推举成为可汗。

    这是不同的两个意义。

    此前的算是地区州选的话,这一次就是蒙古帝国的库里勒台制(部落议事会制度)公选了。

    所以此后历史中的成吉思汗病死,按照封建帝制王驾崩,理应立即由他指定的继承人登基即位。

    可是蒙古的库里勒台制(部落议事会制度)当时仍然在起作用,窝阔台不能因其父的遗命继位,必须等待库里勒台的最后决定。

    而当时的蒙古军队在和西夏,金朝,花刺子模残部在进行最后的战争阶段。

    各部落头领,蒙古诸多大将都在各自的领地作战,这种库里勒台会议事实很难一时召开,其实很多人不打算它召开。原因有很多......大家都在自己打天下,得天下,谁会在乎窝阔台的焦急心理?

    一方面,成吉思汗之后的蒙古,仍然继承了分封政策(例如窝阔台曾经将中央兀鲁思的三千户转赐给皇子阔端)另一方面,随着蒙古帝国对异国不断的征服,以及帝国领土不断的开拓,蒙古贵族分配财产的传统又有了新的发展。

    (例如进入中土之后分封的五户丝食邑民等)

    但当时最值得一提的,是宗王出镇制度。

    至元朝建立之初,元世祖忽必烈,按照一些汉族大臣(例如刘好礼等)的建议,开始相继分封宗族里的诸王子为王,统兵出外藩屏朝廷,这就是宗王出镇的制度,也是当时的一种行政格局。

    当然写书的严重的涉及到政局和法制,是严重违规的文风。

    即使过去的帝皇也不会善待这一类大胆的文笔。

    我们研究历史,回顾历史,其实核心的东西,就是这些,难道是朝着看过去的美女去的?

    即使那些美人目前尚在,长相也不堪入目了......

    宗王所辖的镇戍地区,当时有漠北前线的北平王、晋王。

    吐蕃地区的武靖王。

    云南地区的云南王(以及后来的梁王)。

    扬州地区的镇南王......等。

    成吉思汗的分封就军队而言,宗王出镇制度与成吉思汗的分封兀鲁思制度有一个不同之处,分封兀鲁思的军队是由本兀鲁思的部民形成,完全是诸王个人的私属。

    而宗王所管辖的军队,则多从各个不同国家的收编军队和兀鲁思内抽出,并非全是出镇宗王的私属。

    出镇宗王只是以皇室成员的身份,去担任当地的军政首脑,代表朝廷执行军政任务,出镇宗王的权力往往超越于分封的诸王之上。

    (例如先后出镇漠北的北平王、晋王,对原属于成吉思汗产业的蒙古中央兀鲁思、及四大斡耳朵都有统率权)。

    从这一点来看,宗王镇戍并非只产生于忽必烈时代,例如当初成吉思汗的继任人窝阔台,决定征讨末臣服的钦察、斡罗思等国时,就曾经命各支宗室,均以长子出征、诸王以术赤儿子拨都为首。

    这就是宗王镇戍的、早期事实形式了。

    而蒙哥汗即位后,也曾经委派同母弟忽必烈、旭烈兀总督漠南、波斯等行省。

    最初的宗王出镇,有较强的独立性,在其镇所,多沿袭了成吉思汗时期,兀鲁思分封的形式和内容。

    但一旦灭宋之后,元世祖忽必烈对各出镇宗王及分封的诸王兀鲁思普遍削夺事权,采取的一些措施包括设置行省,管辖投下分地、宗王在镇戍区与行中书省等权分治、世袭与非世袭兼行等内容。

    这在如今来看,是惧怕出镇宗王,军政、财权过大,最终会引起此后的兵变。

    另一方面,由于事实出了内乱,一些宗王在镇戍区却乘机拥有了实际独立的地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