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就在幼儿园表演,在蒙古族老师的传授下跳过蒙古族的舞蹈。
所以在少年时代我就很感兴趣的知道了蒙古人就是:赛马,射箭加摔跤,赛马敖包蒙古包......
这既是我对蒙古人最初的认识,也是此后一直对蒙古人习俗的一种认知。
蒙古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长期游牧生活锻炼了他们的骑马技艺。
蒙古儿童从五、六岁起就开始学习骑马,到十一、二岁就要随大人骑马放牧,十五、十六时就可进行马上战斗技能的训练。
在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大兴武功时,每家男子都要做到“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
赛马分为赛走马和赛快马两类。
成年人赛走马,男女儿童赛快马。
赛程最短16公里,最长60公里,一般都是三、四十公里。
赛走马,既赛快、更赛美,包括赛马的外貌、走路奔跑的姿态美不美,马的鞍子、赛手的穿戴和姿势美不美。
赛快马,是不备鞍辔的骣骑直赛,以赛速度为主。
挑马、驯马是赛马取胜的基础,所以赛马前赛手都要自己挑选和调教比赛的马匹,一般要调教15天左右,蒙古族称为“吊马”。
在蒙古人每年的“那达慕”大会上,取得名次的马匹都要集中到主席台前,依名次排好队,听牧民朗诵赞马诗。
赞马诗的内容十分丰富,马的形象、产地、放牧者、调教者、骑手、比赛的特点等,都囊括其含义当中。
此外,还要特别表彰冠军,在获得第一名的马的头上、身上撒奶酒或鲜奶。
射箭比赛是蒙古人最通常进行的一项比试。
弓箭最初用于狩猎和作战,在兵器不发达的古代,弓箭的作战威力可想而知。
蒙古人在历来的战斗中积累了使用弓箭和制造复合材料弓箭的精湛技艺。
成吉思汗和他的军队,正是凭借着在当时无与匹敌的疾风骤雨般的骑射武功,而统一中国,而开疆拓土的。
射箭比赛分骑射和静射两类。
骑射,射手身穿窄袖紧身短袍,身背弓箭,乘马到起跑线,令发后起跑,抽弓搭箭,瞄靶射出。
一般规定每个射手射9支箭,分三轮射完,每一轮设三个靶位,间距25米,以中靶箭数环数多少而确定前三名,给予奖励。
静射,射程比国际射箭短,一般为15米或20米,使用的靶是五种颜色的“毡牌靶”,靶的中心是活动的,中箭后就掉下来。
三箭射完,以中靶箭数评出优胜者。
再说到蒙古人的摔跤。
摔跤是蒙古族人的长项,按照蒙古族的传统习惯,赛前要推举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编排、根据报名参赛选手的情况,少则编为32人或64人,多则编为512人或1024人,不能出现奇数。
比赛采用单淘汰式一种,一跤分胜负,膝盖以上任何部位先着地者为败。
比赛不限时间,不分体重。摔跤手有专门的服装,蒙语叫“卓德格”。
上身为牛皮或帆布制成的紧身半袖背心,钉有银钉或钢钉;腰系红、蓝、黄三色绸子做成的围裙(蒙语称“希力布格”)。
下身穿用5米或10米的白布特制的肥大的摔跤裤,外面还要套上印有花色图案的套褥,这样出汗不沾衣服,且可防止伤害事故。
脚穿蒙古靴或马靴。
此外,脖颈上还要套上五色绸条做成的项圈似的“章嘎”,“章嘎”标志取得的名次,得胜次数越多,彩条越多。
赛手出场前要唱摔跤歌、跳鹰步舞。
摔跤歌也叫出征歌,雄浑高亢,以壮行色。歌词大意是“来吧,无畏的健将们,为了健康入场来摔吧。考验我们的意志,较量我们的力量的时候到了!”
鹰步舞的跳跃要求是又高又快,既是赛前的准备动作,也是壮声威之举。
待裁判员发令后,双方先握手致意,然后便开始交锋。在“那达慕”大会上,数百上千的选手龙争虎斗,扭法盘旋,蔚为壮观。凡参加“那达慕”的摔跤手都有奖。
摔跤比赛第一名常奖马一匹,第二名奖牛一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