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文化传承

加入书签


    1222年也是蒙古帝国对伊朗高原区中亚游牧民族征战最关键的一年。

    成吉思汗十五年秋(1220年),派以术赤为主帅,察合台、窝阔台为副,指挥第一、二路军往攻玉龙杰赤,次年、1221年攻克。

    到此我用了一年零七个月的时间,消灭花剌子模国30万军队,攻占花剌子模本土和河中地区,取得了战略决战性的,河中战役的胜利,为灭亡花剌子模国打下了基础。

    当时从玉龙杰赤,城破逃走的摩诃末,已从忒耳迷(今乌兹别克斯坦捷尔梅兹北)渡河,暂住夏营地。

    于是我派哲别、速不台、脱忽察儿三将,各率领1万骑兵继续追击,摩诃末以新都撒麻耳干城固守,不料五天陷落,于是率部继续逃窜,路经纳克休普(今阿富汗马扎里沙里夫北)、巴里黑(马扎里沙里夫西)、你沙不儿(今伊朗东北部内沙布尔)。

    此后这人在沙布尔之战中继续战败,被迫带着几十骑人马逃向无人的沙漠地区......最终它再也没有露面......

    花刺子模的主力军团在这前后三个大的围城战中,一共损失了30多万,几乎奠定了它的王朝最终归于尘土的宿命。

    在丘处机住在兴都库什山脉的八鲁湾,成吉思汗的行宫时。

    他看到了来自西方世界西域各国的宗教掌教和传导者的络绎不绝。

    事实上此刻的丘处机才明白,路行三千里让他来这里,也是对东西方文化和各种民族风俗的一种了解。

    首先是此刻的东西方交通方面。

    交通是地区之间进行交流的一个重要前提。

    蒙古大军西征后,以往建立在丝绸之路上的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政治实体被扫荡殆尽,重新打通了沟通东西方之间的大商道。

    也事实取缔了很多此前的关税和对商人的重重盘剥和压榨。

    蒙古人成功灭掉了中亚大国花刺子模王国,打通了通向波斯商道。

    之后蒙古军经撒莱、里海和咸海北,开辟了钦察道,并连接了波斯道和钦察道。

    这两条道路成为当时重要的东西方贸易国际干道。

    蒙古人还建立起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帝国内均设有驿站,并派遣军队保护道路安全,东西交通因此变得畅通无阻。

    而且除了陆路交通得到重大改善之外,此后的元代,由于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继续进步,特别是指南针被事实用于航海上,海上交通技术与前几代大夏王朝相比,也获得了很大的领域性发展。

    蒙古帝国时期,中国通过南洋地区、印度洋直达阿拉伯地区和东非海岸的海路已完全畅通。

    “一千多年来时断时续的东西海陆交通,这时更加畅通无阻。陆路北穿南俄,南贯伊朗,海道则以波斯湾上的忽鲁谟斯为枢纽。从中国直到西欧,东西方商使往来不绝。”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对于发展贸易、科技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历史作用。

    其次是东西方人口的自由流动。

    在蒙古西征中,随军中有大批的蒙古人、突厥人、唐兀人、契丹人和汉人,这些人随着战争的推进也跟着蒙古大军的辎重后勤部队来到中亚、西亚乃至欧洲,为了镇守占领区,相当一部分留在了中亚、西亚、欧洲地区。

    他们是当时最早时期的华裔移民。

    元朝建立后,大批的西域人士也千里迢迢向东而来,这一时期来华的主要是一些商人、传教士、使臣以及学者。

    很多中东国家的贫民向往中土的富庶,也携家人前往东方古国,后留居中国的有很多***教民。

    志费尼在《世界征服者史》这样描述这段历史:“许多真主的信徒已朝那边,迈步抵达极遥远的东方国家,在那里成家以致多不胜数。”

    由蒙古帝国的崛起所引发的东西方的人口大迁徙,促进了全世界民族大融合,也极大促进了东西方科技文化交流。

    相比之下,时代在进步,国界已经渐渐的开始淡化的文明时代,即将伴随着科技和文明的融合逐步到来。

    蒙古帝国时期,东西方科学技术得到了广泛的交流与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