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生活习性

加入书签


    丘处机来到我的西域行宫时是深有感慨的。

    毕竟蒙古人的很多的生活习惯和中原人是不同的。

    随着草原牧草的季节变化,草原人会南北和东西向迁徙部落,有时回去数百里外的山坳去寻找季节后还剩余的草场。

    不断迁徙就是蒙古人也是此前我们说的东部和北欧牧民的一种共性。

    这是类似候鸟的一种,为了得到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不得不跟着生存资源走的一种生活习惯,也可以说是一种自然习俗。

    对游牧民来说,这样的“军事移民”也需要十分小心谨慎的计划,正如我们将看到的。

    蒙古人的住所中,一下子就可以辨认出来的便携式蒙古住所蒙古包。

    在欧洲有关这一主题的作品中,通常称其为“yurt”(意即圆顶帐篷),但正确的术语应该是“ger“(意即蒙古包)。

    yurt是一个土耳其语词汇,最初指的是一个游牧团体活动的范围,俄罗斯人最先将它用于表示蒙古人的住房。

    ger由一个移动房屋组成,它的周围都是木质骨架,上面系用皮毡覆盖,用结实的、被钉住的绳子,来稳定这结构的四面木质骨架。

    时光荏苒,但经典的圆形是不变的特征。

    支撑为墙壁的木质或者竹篾骨架,可以收拢、捆扎起来,由牛马拉的车来实现运载,张开起来像一个目前我们说的栅栏格子。

    然后它被加装于一个圆形物中用以建造ger的墙壁,许多笔直的杆被加装于墙壁的较高的边缘,然后通过圆形的通风孔连接尖端。

    毡覆盖其整体,并起了固定作用,紧紧的系住适当的地方。

    皮毡覆盖了两个地方,一是墙壁,一是屋顶。目前的高原蒙古包不再用动物毛皮,而是用油刷过的帆布。

    蒙古包为古代的蒙古人,抵御严酷的草原气候,提供了良好的绝缘性和保护。

    当时用毡来实施保护是一个有趣的方法。

    制作毡的羊毛,是在春天将羊毛束进行修剪而得的,并且辛苦地在纤维中尽可能地编出很多的样子。

    旧的毡被称为“母亲毡”,用于盛放新鲜的劳动成果,被置于平地且用水湿润。

    在毡里面装入许多兽皮,将新的木材置于它的上面,然后把整个皮团紧紧地卷起。将毡筒置于两匹马后拖动数英里,以此来压缩它。

    ger、也是说蒙古包,通常门口向南,主要用于象征季节。

    向北开的门毕竟进西北风容易,事实会很冷。

    蒙古人的习俗、传统上,任何站在门口的人都应该被斩首。

    在ger里面,西方是属于男人的地盘,东方是女人的地盘,女人在这个区域里烹饪,抚养孩子。

    北方是属于长者的地盘,蒙古包里的具体划分,就这样提供了一个十分高效的生活空间,但作为天地间的一个缩影,这也反映出了当蒙古人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角色的宗教信仰。

    作为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蒙古包和后期蒙古包式样的砖石屋顶,中央的空洞使得光线能够进入,这是一种神圣力量的表现,并为神灵视察人类提供了方法。

    毕竟这样就提供了白天日光和夜里星光月亮的自然照明。

    当然,北部高原极少有雨,即使有,也是蒙古人特喜欢的天气,毕竟牧草需要阳光,更需要雨露滋润。

    屋顶的天窗,它也扮演了一个更世俗的角色时钟,因为通过通风口,影子能够照射进蒙古包中,使得人们能够估计时间。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大家做关心的蒙古人的饮食。

    在当年的成吉思汗确立他们的草原帝国,并随之显露出其它的西方饮食传统之前,蒙古人此前,系一直靠他们的动物的任何出产过着简单的生活。

    主要的食物是牛羊提供的肉类和相关的乳制品。毕竟草原不合适鸡鸭和生猪的养殖。

    随着更多生活需求的出现,他们通过能从周围环境中捕捉、收集到的一切东西来补充膳食。

    马可波罗写了一份最早的蒙古食物清单:“他们以肉、牛奶和土拨鼠或跳鼠为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