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气吞山河

加入书签


    历来的战争,都是体现谋略和胆识的所在。

    所以不学无术者,竟显愚笨和丑态。

    雄兵十万,经络天下。

    剑指山河,舍我其谁?

    我成吉思汗来了,带着二十几年对中原的梦想......

    这不仅仅是对金朝的复仇之战,对它们曾经屠杀我弱小乞颜部族人、和祖先的雪耻之战,也是重新颠倒河山,归整天下的一战。

    带着强烈的蒙古草原气息和勇士的悍不畏死。

    骑着我的乌锥战马,手里握着冰冷犀利的蒙古弯刀,我身后跟着三千怯薛,四周围绕着五万铁骑......

    撼天动地震霄汉,血尸满地鬼神惊。

    千军万马盖天地,驰骋疆场亦披靡......

    我成吉思汗不过是草原部族人的一个希望,我铁木真是蒙古草原的儿郎......

    或许,拥有着百万大军的金朝,在南宋眼里是一座不可能撼动的大山。

    但是在我铁木真的眼里,它不过是一堆柴草......

    更何况,丘处机真人说了一句话:浮华生腐臭,奢靡烂骨髓,金人入关以后,烧杀劫掠,无恶不作,早就失去了天道人心......

    在我铁木真乔装入关此后,我带着手下兄弟充当贩马的人,在关内金人统治的州郡,看到了金朝的官兵,横征暴敛,欺压地方百姓,凌辱娘家妇女的诸多事实。

    所以,这就是引得天怒人怨,终有报应的一群人。

    在入关前,我铁木真,还不敢说正面的对金朝宣战。

    但是带着兄弟、孩子们入关,和丘处机真人在终南山促膝谈心七日此后,心中疑虑系茅塞顿开。

    对天下之大计,有了一个明显的概念。

    为何明君得人心,昏君失天下。

    这其中都有一个自然规则在暗流汹涌,这就是天道。

    而天道正是道家一直在追寻的深奥之学。

    可以说很多蒙古贵族,都不看好我成吉思汗针对金朝的战争。

    至少九成的蒙古人。此前都在议论同样的一个话题:金朝拥有一半中原,雄踞中土,北有长城。在得到宋朝的财富后,它们更是富得流油,只有十万兵马的蒙古人,可能取胜么?

    在回关外蒙古草原后,我铁木真攻打金朝的决心与日俱增。

    事实在面对金朝45万精锐部队,打算依托界壕边堡,在中都西北和西南,跟我蒙古人打防御持久战时。

    手下的部将都有点忐忑不安。

    我当时面对三十里外的乌沙堡,就问账下的众位蒙古战将说:“乌沙堡一战,要么不打,要打,就是剩余最后一个人,也要把我们的旗子插在上面......”

    对于金朝动用七十五万人修建的工事。

    看着高十米的围墙,我蒙古将士都有点面有难色。

    当时的木华黎出来说:“不看大蛇有点大,其实我们只要攻击一个点,就能致命。”

    顿时,我笑了,在场的一百多位蒙古千户笑了。

    事实就是这样。不看这玩意表面强大,其实外强中干。

    独吉思忠在奉命抗敌后,率领金朝当时的核心主力军团连夜抵达北部边地。

    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固界壕修筑边塞。

    所以他组织当地附近的军兵,调集民夫大修土木工程,想用这种办法来阻止蒙古军大军的南下。

    当时号称“用工七十五万”。其实用了不到30万人,一听说打仗,边境这里的民众,壮丁都几乎拖家带口,驱牛赶马,跑光了。

    他强行把能走的人,包括妇孺老人都让士兵押解着去搬运重物。

    但是这种消极防御法,除了劳民劳兵,降低战斗力和挫伤士气外,事实还弄得天怒人怨一片骂声。

    重新修缮长达300公里的界壕边塞,费时费力,而且时间上还不一定能成,而实际上只要蒙古人集中兵力突破一点,整条300公里的防线就会全落空。

    当时在听到木华黎的建议后,成吉思汗就立刻分兵三万给三个儿子,去打西京,就此牵制面前不远的胡沙虎兵力。

    然后集中七八万的精锐蒙古兵力,重点突破乌沙堡,发挥机动作战的优势继续迅猛推进,连续攻击前行,又夺下金人的粮草基地,乌月营,独吉思忠苦心构筑的300公里界壕,就这样在半天不到的时间泡了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