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年秋,蒙古草原的阔亦田之战,最终以铁木真部所有对手的接连崩溃,和各部落投诚作为结果,彻底结束了。
往日我铁木真的敌人,一个个的灰飞烟灭,北乃蛮部首领不亦鲁黑汗部,札木合部、朵儿边部、合答斤部、撒勒只兀惕部、塔塔儿部、蔑乞部、泰赤兀部、......
这些和我祖上为敌和后世为仇的部落此刻都灰飞烟灭。
此刻札木合还活着,躲在我义父的账下听命,其余部落首领都被斩杀。
1202年的阔亦田之战前。
在我铁木真纠集各部,打算讨伐塔塔儿诸部时,在大营中当众先立誓约说:“战胜追击时,不取遗物,待事毕散发。”
其实这就是军规和军纪。
这就是为了公平进行战争,和全力以赴大败敌军的保证。
否则在战斗中,士兵各自去侵占敌军的财物,抢夺对手的牛羊和妇女,这一仗就很混乱了。
事后,族人按弹、火察儿和答力台背约,我铁木真知道这件事后,派哲别和忽必来二人,去他们的部落营地,夺没他们掠获的全牲畜和财物,分给军中各部。
这两个部落头领也不敢说什么。
毕竟这就是蒙古军团的法律。从此,蒙古军团我的大小人等,都不敢乱来。更不会在乱军之中存有侥幸心理。
后铁木真初建怯薛,此时的哲别已是一名重要成员。
怯薛又称怯薛军,怯薛制,是一个蒙古语词汇。
怯薛指代蒙古帝国和元朝的禁卫军,是由历史上的成吉思汗亲自组建的的一支军队(蒙古帝国及元朝的禁卫军)。
怯薛是突厥-蒙古语“番直宿卫”之意,见《元史兵志二》。汉译多作宿卫,有轮流值宿守卫之意。
怯薛成员称怯薛歹(keig-tei)复数作怯薛丹(keigten)。怯薛起源于草原部落贵族亲兵带有浓厚的父权制色彩后来发展成为封建制的宫廷军事官僚集团元代官僚阶层的核心部分。
怯薛此后的主要成员,由蒙古贵族、大将等功勋子弟构成,每名普通的怯薛军士兵都有普通战将的薪俸和军衔,他们的统帅是元初“四杰”:木华黎、赤老温、博尔忽、博尔术,所以又有“四怯薛”的说法。
怯薛军建立在维护蒙古帝国王权的基础上,它有着严格的军队纪律,同时也享有着非同一般的贵族特权。
一个普通的怯薛军人的地位,甚至高于千户官,这支怯薛军维护当初成吉思汗的实权统治,构建了蒙古帝国的早期统治基础。
这个机构的建立,也是我铁木真开始走蒙古部落,军事帝国的第一步。
其实我阅读了辽金时期的历史。
在汉朝的匈奴部落分崩离析,很多牧民部落被迫退出漠北草原,进入中东地区此后,蒙古高原各部首领的斡鲁朵,都有称为那可儿(伴当伙伴)的亲兵组成卫队兼作各种服役。
这种父权制的主仆关系,系由来已久。
在我铁木真被尊为成吉思汗、即蒙古大汗位后便着手进行改组整顿御林军的工作。
这是对那可儿(伴当伙伴)的亲兵组成卫队后,各种权力和义务的加强。
毕竟此刻的部落已经很多,用旧时的那可儿制度,管理如今庞大的蒙古各部,已经不再合适。
于是在我考虑再三后降旨:“昔者,朕仅有担任白昼警备任务之侍卫七十人,负责夜间警备任务之宿卫八十人。今赖长生天之助力,得天地之赞助,匡普天下之百姓,俾入朕一统之制。今当拣选十户官、百户官、千户官、万户官之子弟人为卫士,俾满万数而为怯薛军。”
最终,我就此建立了一万人的怯薛军团。
其中火儿赤(箭筒士)一千人客卜帖兀勒(宿卫)一千人秃鲁花(散班质子军)八千人大多数是万户千户百户、十户的子弟及其随从。
这支队伍当时被称为大中军是最大最精锐的部队也是以征调子弟入质,来控制臣下的手段。
我当时给怯薛军以很高的权力和部落中的贵族地位宣布在外千户如果与大汗怯薛争斗这千户有罪。
怯薛分四番入值每番三昼夜护卫大汗营地还从事大汗斡鲁朵的各种服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