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明争暗斗-第2/2页

加入书签
    另有一说是,上官婉儿厌恶武则天男宠对自己的调戏而关闭甬道,致使皇权象征的明堂因报复被毁,武大怒,下旨欲杀之。

    在宫内临刑前,因为武后想到这几十年的上官婉儿的不容易,最终才改变主意,赐给了婉儿生存的机会,却在她额头上刻了忤旨二字。

    总之,此等说法不足为信。

    传说上官婉儿还与李贤有私情。

    李贤被母武则天最终贬为庶人,流放四川巴州,途经木门(今四川广元市旺苍县木门镇)。

    曾与木门寺内方丈,在石上晒经,巨石上刻有佛像700余尊,曰“晒经石”。相传是唐三藏的晒经石。

    他写下“明允受谪庶巴州,身携大云梁潮洪,晒经古刹顺母意,堪叹神龙云不逢”的诗句为自己感到惋惜。

    后来上官婉儿去巴州看望李贤,行至此地,闻李贤被害,就在“晒经石”上修建亭子,题写《由巴南赴静州》一诗于亭上,怀念李贤:“米仓青青米仓碧,残阳如诉亦如泣。瓜藤绵瓞瓜潮落,不似从前在芳时。”

    在景龙四年(710年),太平公主势力日盛,上官婉儿又转而依附太平公主。

    但是六月,李显突然中毒驾崩,韦皇后将台阁政职、内外兵马大权以及中央禁军等,全部安排了自己的党羽和族人,朝政大权尽落韦氏之手。

    上官婉儿又转而依附氏一党。

    这些都被李隆基看得真切了。

    他并没有听我的劝说,杀了上官婉儿。

    但是太平公主他不能动,他知道这是一个事实不能碰触的祸根。

    我唯有用这种方式,让她退出历史舞台,远离大唐的政权纷争。

    进入贵州地界后,这里的入山隘口我设置了兵马驻守。

    云贵之地是我的属地,所以我此后驻扎军队,不让任何人进出这个地方。

    也是断绝了太平公主联系朝阁的念想。

    在云台孤峰上也是抽掉云梯(爬梯)。

    任何人不能自由上下。

    平时的吃喝用度,有上下的仆从人等,用吊篮装运上山顶。

    太平公主和我,带着八个侍婢在这里安享另一种世外桃源的恬静生活。

    从这一天起,大唐不再有上官朗和太平公主这两个人。

    我们的孩子也是各自寻找自己的出路,并不在朝为官。

    这就是我当时给李隆基最终的答案。

    “上官大人的书稿和典籍都烧毁么?”

    李隆基看到身边的内侍省官吏,看着搜罗出来,堆在宫中院子里的数百册书稿有点于心不忍。

    他知道这里面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这是他说的,一册不留,但凡是典籍上提到他的事实都完全毁掉,他从来不曾来过大唐,我们也不知道有他这样一个人。”

    然后一把大火冲天而起......

    上官朗的名字和上官婉儿一样,随着历史的逐渐推进,渐渐的在过去的时空中褪色,变得虚无缥缈起来......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