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唐朝官俸

加入书签


    很多人不是很清楚那时唐代官员,从政府那里,事实每月所得到的当差俸禄来源,事实包括:禄米、土地、俸料三大项。

    禄米,这《新唐书食货志五》中说的是:“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文武官给禄,颇减隋制,一品七百石,从一品六百石,二品五百石,从二品四百六十石……”

    这样依次递递至从九品,为30石。

    都是每年供给一次,外官无禄。

    看来旧时代的皇帝,给属下官员的官俸都是给年薪的。

    这样拟定的制度,至贞观初年,......中书舍人、高季辅建议:“外官卑品贫匮,宜给禄养亲。”

    这里面的含义就是,在外行省为官的,那些下级官员们,他们虽然官职低微,但是深入基层工作,事实很辛苦,而且很贫困。是否多给点补贴。

    此后,规定外官比京官低一等给禄,一品以50石为一等,二品三品以30石为一等,四品、五品以20石为一等,六品、七品以5石为一等,八品、九品以2石5斗为一等。

    若无粟则以盐代禄。

    就是用物产来充当补贴,事实的给在外的官员发点小福利。

    此外,百官在年终考核中得到上考者,可得到奖禄一季或一年。

    这是钱财和物资奖励。

    此后我们来说土地。

    在当时实行均田制度下。唐代职事官、散官、封爵、勋官等,均可按品级,受职分田和永业田。

    这些可以依据《新唐书食货志五》的记录。

    一品有职分田12顷,二品10顷,递至九品2顷,皆给百里内之地。

    诸州都督、都护、亲王府官二品12顷,三品10顷,递至九品2顷50亩。

    武官、三卫中郎将、上府折冲都尉六顷,中府五顷五十亩,递至队正、队副80亩。此外,又有永业田,亲王100顷,职事官一品60顷,郡王、职事官从一品50顷,国公、职事官从二品35顷,县公、职事官三品25顷,递至九品2顷。

    上柱国30顷,柱国25顷,上护军20顷,护军15顷,散官五品以上给同职事官。

    如果职事官被解免的,朝廷就会追回田亩。

    若被除名者,则仅受口分之田,若袭爵者,不另给田亩。

    这些规定,只是当时政府的一种限田措施,并不能实授其地。

    不过,《食货志五》说:“凡给田而无地者,亩给粟二斗”。

    但从当时白居易的《问议百官职田》所写的内容去看。

    唐代官员能从政府那里,事实能获得土地上的收入。

    但是这种收入我们可以看出来,有天灾**的影响因素太多。

    一旦有波动,这朝中官员属下工资发出去都成问题......

    所以贪污也是很多被迫逼出来的。

    可是那种贪污也毕竟是贪墨,这并不是能找到的好借口。

    当时的武则天其实还做了一件令百官无奈的事情。

    就是克扣一个月的薪俸,其实这也不是很多,给高宗修大明宫。

    身为执掌朝阁的女能人,居然还带这样虐待员工的?

    我们要论由来,主要还系作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位女皇帝。

    我们说武则天,应该不是那种只贪图享受的人,不过她也事实曾修建了一座宫殿用来居住,这就是规模比紫禁城大十倍的大明宫。

    既然不单纯是为了居住,她耗费那么大的财力修建这样一座宫殿是为了什么呢?

    当时的唐高宗李治还在世,虽然他是皇帝,可武则天却事实分化了他的权利,很多政务都是由武则天处理。

    此时的李氏皇室成员,都一直居住在太极宫。

    武则天和李治居住在太极宫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唐太宗就是居住在太极宫的。

    可是作为皇后的武则天,却决定在原来的基础上,大规模重修当初太上皇李渊居住的大明宫。

    这次花销,按照国本库银折算确实不少,当时的唐帝国,不能一下子将钱都拿出来修建宫殿,可是这钱从哪里来呢?

    修建宫殿的钱既然国库不能全部满足,那就向民间征税,武则天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收修建宫殿的税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