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不系一党

加入书签


    地方的州郡,此刻税银很难缴纳上来,以往因为各种原因有三五天的拖欠,最终在高宗病重后,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

    武后一天天忙于处理大大小小的事物,其实最关键的这件事,她确是无暇顾及.....

    很多人说收缴上来的税金,这地方官还敢贪墨么?

    其实人头税,地税,还有治安协防这些民间费用,治理河道和虫患的各种杂税,都是按照季度缴纳的。

    但是一般能在隔月全部上缴,已经算是当时大唐时代很不错的事实。

    可是日子一久十几年过去,每年居然上一年的都迟误。

    这就使得户部和吏部不好维持各项目支出,往往向武后上禀。

    武后也是很烦恼,地方官难道都是坐着官位等收成,家里等朝廷发饷银的么?

    她派出诸多大臣,下去核查迟误和拖欠,都是回来敷衍过去就完了。

    虽然没有按照规矩少一文,但是这局面堪忧啊。

    礼部尚书狄仁杰当时并没有说什么话。

    往往朝堂不能解决我的问题,都留给有能力的他这一类,但是最终几次被朝中党群排挤出去,很多被外派的苦差都留给他这种人。

    这也是一种欺负善良的体现。也是封建社会的那一圈当权者,事实并不懂得治理国家,重视人才,才是国家之根本的一个体现。

    此前半年还在一个省城当侍郎,这官其实和普通的地方县令比都不如,毕竟没油水,还都是麻烦的经济和刑事案件。

    他有才能,所以很多的事实都由他来事实料理。

    就在他以为今生,不可能再有机会上大明宫宣政殿时,突然一天。

    武后派人下文书,召他回去。

    进长安城时,在玄武门侯旨时,门官告诉他,武后此刻正在和以为上官朗。有满腹经纶的先生在宣政殿后的偏厅议政,很多朝官都在那里。

    至少九成的朝官,1200人都在那里。

    正在议论突厥进兵的事情。

    狄仁杰立刻换了官服,看到宫内吏部的小吏给他拿来的居然是正三品官职,实为礼部尚书,伙同六部执掌主要事物的。

    他属下主管祭祀,科举,礼仪等

    礼部尚书狄仁杰进东面的殿堂时,这里围满了朝官,都没有拿正眼看他一眼。

    毕竟还以为他是此前的从五品侍郎。

    可是乍一看腰中玉带,头上的帽徽。他们不出声了。

    此后他散朝时也没有谁理会他,就像是他本来就是隐形人。

    但是在狄仁杰就要回长安自己此前的一个大杂院时。

    姚崇、魏元忠、杜景俭从后面走来是叫住他。

    此前的姚崇、魏元忠、杜景俭不是他的政敌和死对头,只是此前狄仁杰官小,再说老在基层工作。

    但是这几个人和他关系也不疏远。至少此前在朝有点感觉。

    “你知道我们朝中来了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叫上官朗么?”

    狄仁杰微笑了一下:“这人面貌脱俗,深谙哲理,说话有条不紊,处变不惊,这样多的人在争取帅印,他居然直接就举荐了......还真是敢想敢为,我不及他。”

    那一天后,狄仁杰就经常和姚崇、魏元忠、杜景俭在茶楼约见,此后直接在我的府邸中的湖畔碧水阁聚会。

    在和大家议论到很多民间案例时,他才懂得了我的深意,这是要大家都用刑事侦破的手法来取证断案,而不是用各种刑讯逼供来取得真像与证据。

    所以狄公断案也是当时立刻就家喻户晓。

    我让他把案例编撰成册,把处理的各种冤狱事实,编辑成《洗冤录》。

    或者是《民事案卷》《刑讼案例》。

    狄仁杰才知道,看起来才30岁出头的我是那样的厉害。

    这天地底下的很多事情都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

    礼部尚书狄仁杰得到了另外去下面查收税银的事实。

    但是他下朝堂时,身后的来俊臣、侍御史王弘义、侯恩止、还有朱南山等过来围住他。

    他是主要负责人,来俊臣不过是他的助力审查官。

    但是看起来这一群人倒像是正主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