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我的上官府牧时,已经是夜里八点多的样子。
因为我事实已经成为大唐皇朝的二品大员,此前住的水阁,已经按照规矩,换了名称。
大唐是一个很有管理彰显的朝代了。
毕竟开国的皇帝,李渊和太宗李世民都看到了没有按照规矩去管理国家,任意妄为的严重后果。
就连官家的府邸,都需得按照官位的尊卑,功劳的大小评论等级,不是汉朝有钱时,一个州牧的私造宫殿都可以和皇帝比了,甚至于皇帝的宫廷编钟这种器乐的奢华,都远远不及这些地方省级官员......
太子少傅、京兆府牧。辅佐中宗读书。凌烟阁太子学
没有规则,则不成方圆。宦官都能使得大汉皇朝倾国倾城,颠鸾倒凤,所以后面的皇帝自然有前车之鉴。
所以规定大唐的官宦住在官方的府衙里,仆役是多少,侍婢是多少,护院是多少,属下官吏人等是多少,都有律法和规章限定的。
由此,从秦汉以来,大唐才可谓是真正的完善了很多的封建帝制的管理。
毕竟由秦代开国,有了雏形,汉朝经历数百年有了教训。
所以才有大唐的盛世,也有了武则天这样一个必须的女性管理者出现,来改革求发展,创新得富裕。
为何大唐的皇族子孙都还是这样的羸弱不堪?
其实原因就是,野地的山花,和温室的盆栽之间的区别。
毕竟盆栽花卉,它弱不禁风。
我和武则天就是在闲聊的时候,说了这个例子。
为何满清时代都把真正的皇帝位的太子丢在外面很远的地方去,不闻也不问,看起来是皇帝疏远了他,其实,这是一番深意。
皇帝看到自己中意的孩子,他就是要放到下面去打磨,去磨砺出锋芒,让他体会到下面民众的甘苦,这样理政才有基础,才有心得体会。
这就叫无差别的放养。这得需要一种魄力和忍受能力。
孩子受不了这种磨难,都不能出手去管,跌倒了,让他自己变得坚强,自己爬起来。
所以社会各方面的人才的打磨和缔造也是这样。
不是学了几本书,有了考试的高分好成绩就是事实。
马谡也深得诸葛亮赏识,但是这人离开了领导干部的指导,他就变成了傻子......
这是因为他没有独立工作的机会和经验,所以也不能把所有罪责都归于他本身。
我和武后谈到的就是官员的独立治理能力,只是唯命是从的官员不是不可取,这种人多了,误国。
所以即使用,也是用在小地方,毕竟此类人不可能有大作为。
我对大唐的主要管理形式提出了这样几个字......
对外强兵,对内富民。选拔人才,严惩贪官。推行新政,兴修水利。广纳谏言,慎用酷刑。
所以武后看到我给的这32个字,她就在两月前的头一次见面会谈,就决定给我二品官职。但是大唐非侯爵人等不得官居三品以上。
我又有何德能?所以,我知道这是她想要有人,苦于不得实时的问题。
她提出来必然有人会反对,即使她给出了四品正衔,亦时朝中一群人等嫉妒得要死,毕竟从大唐的官员品级来论。
唐朝官制为大唐中央政府,它是皇权为核心的独裁机制。
其下主要分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
中书省掌诏敕、政令之立案起草。
门下负责审议中书之立案、草案,以决定实行与否。
尚书省为行政官署,其下尚分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置尚书(正三品)及侍郎(正四品上),此为三省六部制
然后官阶为:正一品、从一品、
正二品、从二品、正三品、从三品、、
正四品上、正四品下、从四品上、从四品下、
正五品上、正五品下、从五品上、从五品下、
正六品上、正六品下、从六品上、从六品下、
正七品上、正七品下、从七品上、从七品下、
正八品上、正八品下、从八品上、从八品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