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死者为大

加入书签


  这个时代的唐军骑兵数量不多,军队构成仍以步卒、步弓手为主,迎战游牧铁骑常以守代攻,伺机给予对方致命一击。

  柴绍坐镇中军,身后一杆“柴字”大旗迎风猎猎,周围枪矛林立,甲盾紧密,虽不断有箭矢落于阵中,倒地声、闷哼声不绝,但阵式依旧不动如山,其军纪之严可见一斑。

  而一心想要报仇雪耻的欲谷设,却连试探性的攻击都省去了。

  在战斗打响之后,他便孤注一掷,下令三军齐出,并挺槊一马当先,亲率来自突厥贺兰部的具装重骑猛突柴绍军大阵,犹如一头挥舞铁爪的恶兽,硬生生地把一片枪林刀山撕开了一条豁口,可谓是悍勇非常,骇人非常。

  面对欲谷设如同发疯一般的打法,柴绍眺望战场态势,神色泰然,犹自巍然不动。

  就在突厥重骑凿穿唐军前阵,即将扎进中阵之时,柴绍突然扬鞭一指,指挥若定:“传我将令,前军变阵,以盾为墙,面向中军,两翼绕击,中军持矟前推,凡后退者,斩无赦!”

  令旗挥动,这一道命令迅速传及全军。

  刀盾如山,长槊如林,此前还势不可挡的突厥军突然陷入了一种进退两难的窘迫境地,明知自己兵力占优,却有一种被重重铁幕包围的荒谬感觉。

  与此同时,早已蓄势以待多时的唐军两翼骑兵在马三宝的带领下,已然迂回至铁勒别部组成的突厥后军的屁股后面,接着便是狠狠一击。

  欲谷设发现后院起火,不禁惊呼一声,量他再如何不甘心,却也明白大势已去。

  兵法有云,围师必阙。

  柴绍智勇双全,乃是几无败绩的当世名将,深知自己想要歼灭欲谷设全军并非易事,于是看准时机,故意让已方军阵适时地松开了一道缺口。

  而突厥人打仗全凭血气之勇,向来缺乏纪律,他们见此情形,不等欲谷设发令,便在求生欲的驱使下,立即如潮水一般蜂拥而去。

  柴绍当机立断,乘势发起总攻,亲自带领骑兵一路追击,杀得突厥人丢盔弃甲,尸骸枕积如麻,连欲谷设本人在卫士们的拼死保护下,也身负数创,才得以幸免。

  此一战,柴绍毫无意外地大获全胜,斩获首级五千,俘虏两名特勤以下八千余众。

  欲谷设再无一战之力,只得沿途收拢残兵,向原州方向狼狈逃窜,柴绍挟大胜之威,顺势夺回重镇华亭,一举收复陇州全境,为他的军事生涯又平添了一份荣光。

  ……

  ……

  柴绍率军返回汧源的时候,李曜一行人正在收拾行装,为出关做准备。

  柴绍心情极好,身不解甲,便策马直奔汧源县衙。

  因为得胜归来,去找平阳公主分享胜利的喜悦,几乎已经成了他难以改变的习惯。

  甫一见面,众人纷纷上前祝贺,唯有李曜和兰韶英手上未停,继续整理物件。

  柴绍主动向二女问道:“想必你们都看到了,觉得我表现怎么样?”

  毕竟战场与汧源城相距不远,李曜一行人自是登上城楼,观看完了城外战斗的全过程。

  然而,李曜头也不抬,兰韶英也只是应付性地点了点头。

  “呃……”

  两女态度冷淡,柴绍讨了个没趣,这才意识到伊人已变,情不复在,只得压下心头的失落,转移了话题:“这些日子军务紧急,有件事差点忘了问,我离开京师这半载时日,不知阿卯、阿蚺状况如何?”

  李曜终于出声道:“身体很好,很懂事,长进很快。”

  柴绍听出李曜对他两儿子的喜爱之情,不禁暗自高兴,略一思索,才道:“那贵主和阿兰走后,把他们交由何人教养呢?”

  李曜道:“我明园里有整个长安城里最好的教习师父,你且放心便是。”

  提起小孩,气氛果然缓和了许多,连兰韶英也忍不住接口道:“两个郎君都很聪慧,大郎君稳重敦厚,颇有兄长风范,而小郎君聪慧过人,年仅三岁便能日诵千言,包括陛下在内,见者无不称神童。”

  “多谢贵主费心了,臣真不知该如何感激才好啊!”

  听到这话,柴绍又惊又喜,忙躬身一揖。

  要知道他上次回家时,两个儿子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突然进步这么大,不由心怀感慰:“三娘虽疏远于我,但她对孩子远比我上心,而且看阿兰的样子,似乎也是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