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之后,官吏选拔考核总算结束,共征用一千七八多官吏。听上去很多,但分摊到金城、陇西、汉阳、安定、武都和北地六郡,共七八十个县,也就没有多少了,一个县也就二十多人。
这二十多人搭建好县衙框架后,还需要在本地招募一些人才能完善整个管理系统。
在这些人之中,能够称为郡级人才的也有不少,尹奉标注的那些人基本都在列:庞淯、盖顺、张猛、张恭、郭宪、傅巽、尹嘉
除了这些郡级人才之外,还有几个虽然只能称之为三流,但却有一技之长的人。这些人同样颇受马应重视,例如薛夏、姚规和蒲劲松。
薛夏乃寒门出生的儒学大家,虽然现在年纪还不算太大,只有三十多,但学问却非常过硬。而且因为是寒门出生的缘故,理念也与马应相合,马应当即任命他为凉州礼曹从事,兼任州学院长。
礼曹从事乃马应新设官职,为州从事之一,掌管一州祭祀、礼仪、教育等方面的事宜,其实就是未来三省六部制中礼部的翻版。
至于州学院长,同样是一个重要职位。在马应的计划中,州学乃是整个凉州最高学府,培养人才的摇篮。当然,现在州学还没有搭建起来,薛夏虽然顶着这个头衔,但目前却只是个虚职。
姚规出自汉阳郡豪强之家,不过此人却有些与众不同,没有专研经史子集,也没有专研兵法韬略,偏偏喜欢奇技淫巧。马应也是在面试时偶然得知,他居然在器械制造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对现在的纺纱机、织布机以及一些攻城器械,都提出了改良方案
此人的出现让马应大喜过望,甚至比得到一位二流文臣武将都高兴,当即任命他为凉州工曹从事,负责营造、制造、建造等方面的事宜。
这又是马应新设的一个官职,以三省六部制中的工部为模板。
虽然三省六部制也有许多缺陷,但马应依旧会采用其中的一部分,以加强中央集权。
就如工部,其职权在秦汉都属于少府,然而少府的权利太大,机构也太臃肿,如果马应以后问鼎中原,毕然会对其进行改革。而现在弄出一个工曹从事来,就是为以后的改革做准备。
而且,凉州也确实需要一个工曹从事来负责器械制造、桥梁驰道修建等事情。
至于蒲劲松,也是一个让马应感到惊喜的人。此人自称先祖曾与班超一起出使过西域,而他本人也在西域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不仅知晓西域诸国的风土人情,而且精通各国语言。再加上能说会道,未来说不定能够派上大用场。
毕竟,一统凉州之后,马应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打通丝绸之路了。如此,凉州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富庶起来!
而蒲劲松,暂时被他带在身边,为一佐吏。
除了这三个特殊人才之外,那些郡级人才也各有任命。
首先,迁武威郡令尹奉为武都太守迁张掖郡令李参为北地太守迁酒泉郡令贾彩为居延太守。这三人不仅是二流文臣,而且都是三流统帅,再加上以往的功绩,升半级拜为太守没什么问题。
真要说起来,此次人事任免,尹奉其实是吃亏的。一来在治政方面,他的功绩最高,二来,从凉州州治武威郡调任武都郡,哪怕从郡令变成了太守,依旧算不上升迁。
怕他心生不满,马应还特意找他促膝长谈了一夜。无外乎我对你多么多么看重,武都局势又多么多么复杂,只有让你成为武都太守,我才能放心云云。
虽然尹奉一再表示并未心生不满,但长谈一夜之后,马应还是发现他的情绪比前几日高涨了不少。
如此,加上在敦煌坐镇的杨阜,凉州已有四位太守!
而后,马应才开始对那些新招募的行政人才进行任命:
傅巽为武威郡令庞淯为金城郡令盖顺为陇西郡令张猛为安定郡令郭宪为汉阳郡令尹嘉为酒泉郡令张恭为张掖郡令。
因为极度缺乏行政人才,只能一上来就让他们身居高位。不过马应心中也有一杆秤,谁有功绩谁无功绩,他都让荀攸记录了下来因为还没有任命治中从事,考察记录业绩的事情只能先让荀攸兼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