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 何处是家(94)-第2/3页

加入书签
    秦德胜的老部队创建于红军时期,曾经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是解放军有名的拳头部队,军史陈列馆里到处都摆放着当年战场上的缴获品,从三八大盖到汤姆逊*,再到敌人的军旗和战刀,这些战利品无一不显示出这支部队当年的骁勇善战。

    一顶m35头盔引起了齐格菲尔德的注意,他低下头仔细瞅了半天,从斑驳的色彩上来看,这并不是一件仿制品。

    “这是反围剿时期的缴获,当年我还戴过一段时间,解放后就进了陈列馆了。”秦德胜见他对钢盔感兴趣,便主动上前解开了答案。

    “是啊,当年蒋介石为了剿灭红军,专门聘请德国军事顾问团来指挥作战,甚至不惜血本按照德军编制建立了德械师,但是结果还是让我们打得一败涂地,所以说德国人这一套在我们这里不好使,就算希特勒亲自来,只怕也是被打的头破血流。”张志刚在一旁笑道。

    张志刚本来只是想开个玩笑,但是在齐格菲尔德听来却非常不是滋味——尽管已在中国生活多年,但是他骨子里还是把自己看作是一名德国将军,而张志刚适才的言论对他来说也无异于一种侮辱。

    参观结束后,一行人刚一走出陈列馆,张志刚就笑着对齐格菲尔德说:“怎么样,你岳父的老部队还不错吧?”

    “如果从历史上来看,这的确是一支战功卓著的劲旅,但是历史只能代表过去,如今的这支部队是否还能重现先辈们的辉煌战绩,在我看来还是个未知数。”齐格菲尔德平静的说。

    张志刚和陈司令员都微微一怔,这些年他们已经习惯了来访者在参观结束后赞不绝口的夸奖,而齐格菲尔德的语气里却似乎透着一丝不屑。

    “我这女婿就是这脾气,从来不喜欢讲客套话,所以你们也别往心里去。”秦德胜出来打了个圆场。张志刚嘴上虽然不说,心里却有些不大痛快。

    吃过了午饭,陈司令员又带着秦德胜和齐格菲尔德参观了战士宿舍,望着整齐的的豆腐块,老秦头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的军旅岁月,他摸摸这,看看哪,和战士们聊得热火朝天,整个人也仿佛年轻了许多。

    由于是第一次走进解放军的营房,齐格菲尔德对眼前的一切也很好奇,而他的目光很快便被墙上挂着的一张宣传画吸引住了,那上面是一群老百姓争先恐后给解放军运送给养的场面,而画面下方则是醒目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齐格菲尔德饶有兴趣的读着这篇非常著名的军规,却没有注意到张志刚已经走到了自己身后。

    “可别小瞧了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可是共产党打天下的法宝,国民党就是因为不懂这里面的精髓,所以才丢掉了八百万军队。”张志刚一脸自豪道。

    齐格菲尔德微微一笑,却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德军的营房里从来不会悬挂这种在他看来平淡无奇的规章,有的只是充满硝烟味道的豪言壮语,例如隆美尔的那句名言——“如果没有汽油,那就把你们的鲜血加进油箱里前进吧!”

    张志刚讨了个没趣,便一声不吭的回到了陈司令员身边。

    秦德胜这会儿正和一个年轻的小战士聊得火热,齐格菲尔德本来不想走过去,但是小战士的一番话却吸引了他的注意。

    “小同志,你当初为什么要来当兵啊?”秦德胜问。

    “报告长,俺当兵啥也不图,就为学门技术,将来回到家乡好找工作。”

    “哦,那你都学到了什么技术?”

    “俺学会了修理汽车,还学会了大棚种植蔬菜,最近又报名参加了计算机培训班,俺班长还说了,只要学会了这些技术啊,将来退伍后肯定不愁找工作。”

    “好啊,在军营里锻炼几年,再学几门技术,这回去后就能更好地投身于经济建设,将来说不定还能当上大老板呢。”秦德胜笑道。

    “谢谢长表扬,”小战士高兴的说:“俺这几年兵当得可值了,不但学到了技术,还锻炼了意志……”

    “真奇怪!”齐格菲尔德忍不住插言道:“一个军人不想上战场打仗,整天却在为找工作做准备,你这是在当兵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