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尚书乞退

加入书签


    在宫里折腾一圈之后还没回府,就已经弄得人尽皆知了,最起码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谭秋雅乘着轿子回到尚书府,面上仍旧难掩伤心之色。

    谭尚书在户部自然听说了此事,看她回府手里提了两盒点心,应该没啥大事,但看她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又有点没底。

    没多久谭秋桓就赶回来了,一口气快步穿过走廊,到谭秋雅面前就问道,你做什么了?

    谭秋雅故作轻松地笑了笑,道,没啥,我也挺纳闷的,不知皇上是何意?

    说罢看向谭炳良问道,爹你看呢?

    秋雅不怕,陛下跟你说了什么,你可还记得?

    谭秋雅性子粗中有细,在皇上面前更是马虎不得,谨小慎微着说话,把皇上的话想了又想,句句当心不可能记不住。她知道自己一个不察,遭罪的就是整个尚书府了。

    她就把承启帝所说的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重复了一遍。

    她后来仔细想了想,可以明白的是皇上要传达一个意思。她身为女子,见见皇后就罢了,皇帝政务繁忙,叫她进宫绝不是特意来夸夸她家的,况且她爹每日都能见到皇上。可能只有她爹才能领会皇上的意思,因此她才倍加清晰、一字不漏地告诉她爹。

    谭炳良听了微微蹙眉,顿了一下道,没事,不是你的问题。

    谭秋桓支走了谭秋雅,谭秋雅今日没心思折腾,若是平常免不了要阳奉阴违去偷听,眼下却很乖巧地一个人悄悄回了自己房间,关上门自己惆怅。

    同处官场,谭秋桓行事也足够沉稳,谭炳良没打算隐瞒儿子。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一大早大臣们就在殿外候着等上早朝,听到太监传令,大臣们便排成整齐的队列,步入大殿内,百官齐齐跪下向承启帝行礼。

    承启帝令众卿平身后问道,众卿有何事奏?

    接着便有一个官员站出来道,臣有本奏,是都察院的一个监察御史。

    他道,杼州惨案事发突然,他心里实在感到悲痛,后来回过神来在家里日思夜想,觉得不对劲,以至于夜不能寐,他恍然发觉杼州案有众多疑点,实在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杼州案基本告结,大臣们听及此不免心生怀疑,便抬眼看向他。

    卿有何疑,细细道来,承启帝道。

    臣以为其一便是此案起因经过都太过牵强,此案主谋竟只是一个小小员外,巡抚真能听之任之?臣以为此言不可尽信,恐有嫁祸之嫌,其二是杼州一案巡抚尚且知之不详,我等皆未听过任何风声,此案本非谭侍郎分内之事,谭侍郎如何得知?其三是……

    这一句话说得极重,便是直接暗示谭秋桓在暗地里动了手脚,把功劳全都归给了自己,没准还对杼州案事前知晓并参与其中了。

    大臣纷纷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的官员竟作恍然状,一脸愤怒。

    官员并未看见杼州多么险恶,只知道谭秋桓一夜高升,本就眼红他年少居高位的人数不胜数,这下更能激起怨愤。

    此案已结,证据确凿,你若没有证据便不要胡乱猜测,承启帝道。

    监察御史只好退回去。

    臣附议,臣也以为此案尚有疑点,若是只听信一面之言,恐为一叶障目,皇上不可不察啊,紧接着便是布政使司参议言辞恳切地道。

    臣也附议,左佥都御史道。

    朕说了若是没有证据便不要说了,此事再查,容后再议,承启帝似有不悦道,还有什么事?

    然后吏科给事中上疏说,原刑部尚书杨大人抱病在家,现在刑部事务繁忙却没有尚书主持,希望皇上可以选一个尚书来。

    众卿可有合适人选举荐?承启帝道。

    这下没人出声了,朝中确实没什么人可堪此位,有能力的尚显年轻,其他的大臣都有官职在身,不好调配。

    此事由吏部推荐合适人选奏报给朕,再做决定,承启帝道,崔爱卿身体可还好?

    尚书崔吉道,谢陛下关心,臣未有大碍。

    若无事便退朝吧,承启帝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