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刑部尚书杨和康为赵修远的亲信,杨和康为人木讷,想来是赵修远的手笔了。
知道该怎么办吗,赵修远板着脸,冷冷道。
杨和康点头应下。
刑部在全国有几十个分司,谭秋桓正是刑部江阳司的郎中,这个关头,这个安排很是凑巧。
刑部官员都知道,这次是彻查三江还是就事论事,要看皇帝和太子的意思。
彻查三江,一定是牵连甚广,刑部以及大理寺都不太好办。
因为,至今为止,高级官员还没有得到承启帝的提示,承启帝登基以来政策严厉,对待不法官员也从不轻易放过,充军发配甚至斩首者比比皆是,于是三司只好按着太子殿下的意思来。
杨大人有何高见?
杨和康道,下官愚钝。
既然谭司来了,就不劳杨尚书了,赵千诩笑盈盈地道。
这个……杨和康有点不知所措道,于理……
自然是合情合理,本官谢过杨大人了。赵千诩接道。
杨和康根本拦他不住。
且说狱吏带着嫌犯到了刑部审堂。
赵千诩坐在主审的位置上,左下是谭秋桓,右下是大理寺少卿陈政与左都御史范谦。
按照惯例,应由大理寺先审,再由刑部裁决,都察院负责监察工作,向皇帝汇报。
大理寺卿与左都御史都是正三品官职,二人未见过谭秋桓,两人皆是见过世面的,不至于盯着他猛看,识相得自然什么都不说,很可能是太子的人,想来是太子破例提拔的。
史允文死不认账,卢嵩章精神受创一口承认是自己的罪名,再问却是昏昏沉沉什么都不肯说了。
这下倒是不好审了,该认得不认,不该认得还一个劲儿地往自己身上揽。
关键是口供,卢嵩章认罪了固然让人松了一口气,但卢嵩章压根不知道密教是个啥,自是回答不出作案细节,这就不好糊弄皇帝了。
疑犯既已认罪,还不速速将你与逆贼暗通款曲的一切都交代出来,等着用刑吗,大理寺少卿陈政发话。
卢嵩章低着头,眼神黯淡,说不出什么话。
陈政什么样的嫌犯没见过,当下就要用刑。
且慢,赵千诩道。
还请大人做主,下官僭越了,陈政道。
原江阳府尹何在。赵千诩令下,官吏立刻将邱子护带上。
邱子护还算是神色镇静,平静地施礼道,见过诸位大人。
私通密教,透露我朝机密,以致江阳火患,你可认罪?陈政问道。
罪臣认罪,邱子护淡淡道。
邱子护将幼子被掳,密教胁迫,以及如何通敌之事交代的一清二楚。
陈政又问了几个问题邱子护皆能回答,觉得无疑了,看向太子。
本官问你,密教在三江除你之外,可与其他官员私通?赵千诩道。
罪臣不知,但密教向来谨慎,想来没有了。
念你坦白认罪,本官尽力保全你的家人。
邱子护突然抬头,眼中闪烁着感激的光芒,俯首道,谢大人。
江宁官员能否同密教联系?
不可,密教向来有事才会现身,平日无处寻去。
谭秋桓一直在观察着堂下的疑犯,倘若密教再以他儿子性命相逼,邱子护必然不会透露密教之事,那邱子护所言有多少可信呢?
官吏将邱子护带下,带上了史允文。
纵使罪臣平日里不检点,但罪臣绝不敢私通逆贼,请大人明察,史允文叫苦连天,差一点涕泗横流。
史允文有意无意地向受贿上靠拢,朝中受贿的多了去了,那些大臣必不欲彻查,若有大臣从中阻挠,干扰视听,那赵千诩查案有心无力就只能顺坡下,这样一来认了罪的卢嵩章就被推了出去,官员们为了早日结案,卢嵩章定是无力回天。
再说牵涉甚广,赵千诩太子之位尚未稳固,四皇子五皇子又同心协力,赵千诩不必为了卢嵩章而开罪满朝文武。
史允文心中早已算计好,只要牵连了更多人下水,转移众人视线,让朝野人心惶惶,就能蒙混过关不受追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