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寿比南山 下

加入书签


    “文思豆腐听说过么?”阿慧直接问了许墨北这么一句。.ai欲shen.

    文思豆腐是一道有着悠久历史的汉族传统名菜,属于淮扬菜、苏菜系,系清代乾隆年间扬州僧人文思和尚所创制。

    清人俞樾的《茶香室丛钞》中曾经提到过:“文思字熙甫,工诗,又善为豆腐羹甜浆粥。至今效其法者,谓之文思豆腐。”《调鼎集》上又称之为“什锦豆腐羹”。

    文思豆腐选料极严,最为考验刀工,软嫩清醇,入口即化,同时具有调理营养不良、补虚养身等功效。

    不过这些事情对于从来都不研究什么厨艺、菜系的许墨北来说他当真一概不知,只是这名字便知道肯定是跟豆腐有关的一道菜。

    说真的,从个人的口味出发,许墨北是真的真的非常不喜欢吃豆腐。

    当然,吃女人的豆腐除外。

    可一直跟在两人身后的白楚晨却是点了点头插话道:“我知道,嫂嫂你是说的那种要求刀工非常纯熟,把内酯豆腐切成头发丝般粗细,然后再跟香菇丝、冬笋丝等一起放入清鸡汤轻煮的那道菜吧。”

    单单是听到白楚晨的介绍许墨北便傻了眼,同时不可思议地问了句:“楚晨你刚刚说什么,把内酯豆腐切成头发丝般粗细,当真是内酯豆腐,那种入口即化的软豆腐?”

    仅仅是听一听许墨北都觉得自己估计是真的学不会这道菜了,毕竟这得是什么刀工,才能把那么软的豆腐切成头发丝一般粗细。

    而阿慧也问了一句许墨北何时能用到这道菜,而当她得知如今留给许墨北的时间只有二十多天的时候,她也皱着眉头叹了口气说:“这么短的时间,能把这豆腐丝切好就不错了……”

    不过为了不给许墨北泄气,阿慧很快便再也不提时间的问题,而是继续介绍这“寿比南山”。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寿比南山这道菜,其实跟文思豆腐不怎么沾边儿,它所用到的不过就是文思豆腐的切法,让这豆腐丝作为“不老松”的松针而已。

    而那松枝则由茶树菇做成。

    这道菜原本是许墨北的由许墨北的老太爷爷所创,在当时也曾轰动一时,但后来这道手艺再往后辈中流传的时候大家也只是学了个形状而悟不出其精髓,所以久而久之这道菜就成了只出现在许家的菜谱中鲜有人再做出来的局面。

    可从小性格文静便喜欢钻厨房的许臻南,在其脑子还没有被烧坏的时候便自己又将其研究了出来,虽然不知道跟老太爷爷当时的原本味道比如何,但尝过的人都表示味道简直好吃到无法用语言形容。

    原本做这道菜所用的豆腐也都是混合入蔬菜汁而专门做出来的深绿色豆腐,为的便是让其在颜色上更加接近松针。

    可今日时间仓促自然无法再做出那深绿色的豆腐,所以只能先去买点儿现成的来让许墨北先大体了解下这道菜的做法流程。

    买了不少样数的东西,许墨北真的没有想到一颗“松树”竟然需要这么多食材来将其完成。

    但即便是这样阿慧还说,其实买了这么些东西也还差几样东西,毕竟这市面上大众能够买到的东西还是有限的,不过用手中的这些已经完全足以把那道菜给马马虎虎地做出个样来了。

    回到家中的时候,许臻南仍是皱着眉头不断地在屋中踱步,思考着到底什么是“寿比南山”。

    看他那焦灼的样子,许墨北真的担心要不要给神经病医院打个电话。

    而在看到了阿慧手中买回来的这些东西后,许臻南似乎真的想起了什么,一把接过东西然后钻进了厨房。

    第一次,许墨北第一次看到了什么叫做厨子的“刀工”。

    一块儿放在手里一不小心都会弄碎的内酯豆腐,到了许臻南的手里,看着其手中的刀飞快地一阵切,将其放入水中的时候竟是真的细如发丝。

    而这也不过是只把那松针的形状大体制作出来而已。

    ……

    最终,花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许臻南竟是真的把一棵松树端上了桌。

    仅仅是看这微妙微翘的形状许墨北都叹为观止,他甚至都不愿意下筷去破坏了如此精美的一件艺术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