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分功

加入书签


    听了刘景辉的讲述,叶风并不觉得惊奇,而是想了想对刘景辉道:“刘公,我这里差不多了,准备下午就开始撤离,我缴获的兵器盔甲和十二门红衣大炮一律不取,请刘公分配;同时我将分给东平镇军首级一千五百级、三屯营一千级、津巡抚一千级、关口崔将军一千级。”

    刘景辉听得是一惊,想不到这少年竟是如此豪气,朝廷是严禁地方上的豪强,拥有如此多的兵器盔甲和红衣大炮的,叶风拿出来也有道理,但这几千首级可是实打实的战功。

    因此连连摆手:“子辰,你大可不必拿出这么多首级,拿千级出来大家均分即可。”

    “刘公,我要这么多首级何用,我也不需要军功,我本次带家丁北上勤王,主要是见不得建虏残害我大明百姓;还有就是我办的工坊急需人力,想收拢一些难民到我的工坊做工,到时还需刘公和各位大人通融。”叶风解释道,这也是他为何要给津巡抚一千级的原因。

    那十二门红衣大炮他倒是想带走,可一是大炮过于沉重,不好运输;二是大炮乃是国之利器,要是他们真的带走了,难免会引起他饶猜忌。

    接下来,叶风安排民壮们给大批准备返回原籍的百姓,每人分了一些粮食和二两银子,然后就移交给刘景辉去管理;而那三万多愿意随他东去的百姓,都开始在民兵们的引导下,向津的海边方向行去。

    这一路上都安排有专人派食派水,在那里的码头,熊大海的战船和徐文柏派来的商、客船早已等候多日;而与津巡抚方面的关系,方以智早已打通,再加之叶风呈上的一千首级,津衙门那有不开方便之门的道理。

    中午时,斥候来报,得到了准确的消息,兵部尚书张凤翼真是死在了营中,只是死因不详,本来东平镇军归张凤翼节制调度,可刚有一场大捷,这张凤翼多少也可以分润一点功劳的,但现在人却没了。

    刘景辉当即亲自将这次的战事写了详奏,八百里加急送往了京师,各路明军的缴获当然是按重新分配后的结果写的。

    只是奏报中按叶风的意思,勤王义师叶风带家丁和民壮六百余人,又昌平降卒一千八百人,协同东平镇、三屯营、津巡抚营、清水明月关守军共击建虏。

    勤王义师斩敌一千八百余级,家丁和民壮伤亡也达到了三百余人,昌平降卒一千八百人伤亡一千一百余人;这么写的目的是要让朝廷不再关注这一千多曾经的降兵,以免日后有人拿此做文章。

    到第三日上午,这三万多百姓已全部起程,叶风和方以智的身边,只有三十名内卫与李景程的二百特战队员,叶风也准备启程返回浮山,这次北上的目的完全达到了预期;叶风也不想在此停留,想想回去后,灵儿那丫头见了他肯定又要哭鼻子,安韵比灵儿矜持,应该不会表露的太多。

    叶风将缴获的红衣大炮、兵器盔甲等大批辎重、还有四千多首级都分润给了各部人马;而这缴获的六十多万两银子,其他各部竟是没有一路人马提出疑问,除了发给百姓们十几万两银子外,还有结余四十多万两。

    不过这次连同长枪大队队员和家卫、民兵们的抚恤银子也要六七万两,战功还要奖励十几万两,三万多难民的安家银子也要十几万两,这四十万两可以没有富裕的,甚至还不够。

    如果再计算上这次出征的弹药等其它费用,叶风这次应该还要自己掏不少银子出来,可叶风北上的目的不是银子而是人口,所以叶风对这次的收获还是比较满意的。

    听叶风要走,崔秉德亲自从关城出来相送,高起潜几次相召叶风,叶风均以借口相推,但又送给了关上一千首级,还有三屯营也是高起潜节制,也得了不少首级,高起潜暂时也不好发作,只得对叶风的事装聋作哑,也没有阻止崔秉德与叶风的来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