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断陇之计,街亭八虎将集结(68求追

加入书签


第170章  断陇之计,街亭八虎将集结(6/8求追)

    “乱世需要英才来平定,大汉需要良才来治理。”

    “以伯约之才,只要勤习文武事,今后必也能如子干公一般,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夫人好郑学,想必也听过康成公对儒学的注解。”

    “康成公认为,儒学的核心,是为了治理国家、安抚士民,身为儒者,需识时务、习六艺、以文治国、以武卫国。”

    “倘若儒者只敢苟安于后方,去当一个皓首穷经、寻章摘句的俗士,纵然能座谈高论,对国家士民又有何用?”

    “当今乱世,国家动荡,士民百姓皆受战祸之苦,令人悲戚。”

    “倘若如伯约这等英才良士都不能为了汉室复兴、国家安定而奋斗。”

    “还有谁会愿意挺身而出?”

    “我知道夫人担心伯约的安危,怕伯约会亡于战场让伯约的妻儿也尝尽丧夫丧父之苦,让夫人年迈了还要为伯约哀伤。”

    “夫人之心,我深有感触。”

    “在我年幼时,家父遭黄巾之祸,因病去世;曹操兵屠徐州时,家母又在逃往途中病逝,家兄也在途中走散。”

    “叔父带着我与弟弟姊姊前往扬州时,又遭到袁术恃强阻拦,逼我叔父去豫章,叔父也因此卷入兵祸而亡。”

    诸葛亮长叹一声,记忆在脑海中回溯。

    “自那时起,我就立下誓言,定要以自身的才学辅佐仁义之主,来终结这个乱世。”

    “我在南阳耕读十余年,一直未逢明主,直到遇到了陛下。”

    “陛下跟我一样,亦是幼年丧父。为求生计,陛下织过席,贩过履,戎马半生,只求能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如今陛下将近六旬,虽然不坠凌云壮志,但终究年迈,汉室的复兴,仅靠陛下是不行的。”

    “陛下选中了我,才有我这个儒生统兵。我自知才学微薄,时常如履薄冰,生怕辜负了陛下的厚恩,也辜负了汉室的厚恩。”

    “故而,我让年近十七的长子随我北伐。”

    “当父母的,谁又真的能狠心让幼子披甲上战场呢,奈何身逢乱世,不能自主。”

    “倘若有一日我故去,而天下战祸依旧。”

    “我的长子既不能继承我的遗志报国安民,又无法孤身对抗乱世兵贼保全家小,最后只能被乱世的洪流吞没,与家小同亡兵戈之中,岂不悲乎?”

    诸葛亮言语真诚,既有对匡扶汉室壮志的矢志不渝,亦有对诸葛乔的期待和关怀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姜夫人心中虽然有万千言语,但此刻竟不能说出口。

    在这一瞬间,姜夫人仿佛从诸葛亮身上看到了未来的姜维,那种经历了战祸的痛苦却无法让子嗣避免战祸的无奈。

    扑通一声,姜维跪在姜夫人面前:“阿母,阿父虽是因武勇而亡,但我以阿父为荣。”

    “因为我知道,阿父是为了他的信义而亡,亦是为了保全冀县,保护阿母和年幼的我。”

    “我自幼勤习武事,就是想完成阿父临终前的遗憾,让战祸能休止,让世间能少一些如我一般幼年丧父的悲剧。”

    “阿母,请允许孩儿参武事吧!”

    “我不想当一个刀笔吏!”

    见姜维跪求,姜维的少妻也跪在身边:“君姑,夫君这几年一直都是郁郁寡欢,若不能让夫君遂心中壮志,我心亦是不安。还请君姑成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