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燕大。

    王小明终于从助教转成了副教授。

    在看到文件通知的时候,他整个人都宛如打通了任督二脉,身体有种不真实的麻软。

    第二天,王小明特地提着一袋岛国空运过来的水晶葡萄,去了张开伟的家。

    “张教授,这几个月评职称,麻烦你了。”王小明道。

    张开伟爽朗地笑着回答“都是一个实验室出来的,有什么好麻烦的。”

    王小明今年29,又有两篇s二作的履历,放在一般的大学,当正教授都绰绰有余。

    也就燕大,身为2大学卧虎藏龙,要求的严格一些。

    张教授把葡萄洗净,摆在了餐盘上,和王小明聊了两句,就拿起自家研究生的论文翻阅起来。

    看着看着,张教授猛的叹气,突然说“要是乔御还在,哪会这么麻烦说不定你早一年都评上了。”

    王小明深有同感地点点头。

    “今年本来想让王晨考个燕大编制的,按理说够资格了,位置也被别人顶走了。”

    “王晨最后不是去了燕京理工”

    “是。他老大不小了,在国外读书也花了不少钱。没办法再等一年。”

    张开伟放下了手里的论文,表情愤愤不平“那个谭子睿真的把基因实验室的钥匙要去了”

    王小明的脸上,不禁露出了尴尬的神色。

    此时,距乔御去冷泉港交流学习,已经过去三年。

    新的基因实验室,在1年半前全部建造完成。

    基因实验室位于生科院实验大楼顶层,之前,顶层一大半都是李东伟的自留地,如今被整层划给了乔御。

    重新修实验室,无非就是按照乔御的要求,购置新的仪器,重新规划一下格局。

    这新的基因实验室,学校修了接近一年半,目的就是想打造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给生科院撑场面,为此投资了上千万。

    具体多少,张开伟也没敢问,听说四舍五入接近一万万。

    反正里面标配的基因测序仪,他以前逛展会见过,好几百万,算了一下兜里的经费,知道买不起,只能眼馋。而基因实验室一配就是六台。

    如果按照正常流程呢,乔御去冷泉港学习两年,回国的时候,刚好还能赶上实验室剪彩。

    结果去年,同期的学员都培训完出来了,乔御却给学校发来了一封邮件,说自己在冷泉港的实验没有做完,还要再呆上一年。

    这让生科院的领导们非常尴尬。

    实验室都建好了,放着空一年,总归不太好吧

    再加上叶院士退休,李东伟因病提前退休,而有望扛鼎的乔御留学生科院已经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两年之久。

    这种群龙无首,不是指生科院没人管,而是在学术领域没人牵头。

    学院内,倒也有几位长江学者,只是更注重基础生物研究,做实验文,就差了些火候。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燕大生科院从国外,把谭子睿教授挖了回来。

    凯文谭8岁的时候就移民国外,24岁在哈佛读博,27岁当上哈佛助理教授,34岁以教授身份就职康桥大学,并成为国际肿瘤研究中心的特邀学者。

    如今,谭子睿41岁,受燕大的邀约,回到国内执教。

    他打的,是和乔御一样的心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