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不能

加入书签


    逐客令摆在眼前,荀彧却也没有尴尬或窘迫,反倒是成竹在胸,仿佛眼前的情况是他早有预料的。淡定道:“忠言逆耳。”

    郭松道:“我无可改变。”

    “夫子果然高义。”荀彧微笑,问道:“张宝有二十余万大军,正奔赴真定县,夫子可有对策?”

    “文若有何高见?”

    郭松当然是有办法的,张角、张梁二人已死,张宝也不过是殊死一搏而已。只需精兵打散其主力,黄巾贼必败无疑。不过既然荀彧就坐在这,当然要问问他的看法。

    荀彧道:“张角、张梁已死,张宝不过负隅顽抗而已。夫子只需在耿乡设卡,再传信各地守军,联合夹击,便可在滹沱河岸边将张宝大军剿灭。”

    这不过是老生常谈,价值不高。郭松又问:“如何布阵?”

    荀彧却摇摇头,理直气壮道:“行军打仗之事,非我所长。”

    “哈。”郭松大笑,吩咐道:“刘成为主,牛奇为副,备齐火油,沿滹沱河设伏,待张宝大军渡河,便火烧船只。”

    刘成、牛奇领命,“诺。”

    郭松又对周仓和裴元绍说:“你们率军在左翼埋伏,见机行事。”

    “诺。”

    “云儿,你随我正面迎敌。”

    “诺。”

    众将都各自忙活去了,郭松拉着荀彧,“文若,我们换个地方说话。”

    “好。”

    两人到书房,泡了一壶茶,燃了点熏香。

    荀彧见郭松喝茶手法不同,流程很长,笑道:“寻常人喝茶,都是一饮而尽。夫子不喜繁文缛节,却在喝茶这简单事情如此繁杂。”

    “这叫‘茶道’。主要是让自己慢下来,多点时间思考。”

    荀彧有样学样,亦照着来一遍,笑道:“果然,按照此法饮茶,一饮一放,便多了些许思索,倒也不易情急失言。”

    “文若啊。”郭松叹息道:“大汉如何?”

    荀彧放下茶杯,道:“大厦将倾。”

    郭松沉默不语。

    荀彧问道:“夫子可是想要再造天地?”

    郭松亦不说话。

    荀彧慢慢地喝完一杯茶,给自己倒了一杯,又给郭松满上。看着窗外升起的朝阳,天空红艳艳的,分外好看。

    郭松打破沉默,问道:“文若有何见解?”

    “夫子可愿扶一把大汉?”

    “我只是一介草民。要扶大汉,有三件不得不做的事情,我哪做得到?”

    荀彧眉头一挑,问道:“哪三件?”

    郭松道:“第一件,诛杀宦官,澄清玉宇。此事非三公九卿不能谋,我不能为。”

    荀彧点点头,“第二件?”

    “劝农桑,开学堂。此事,非秦孝公不能为。”

    郭松说秦孝公,并不是说他做了这些事。实际上,商鞅变法是坚决执行愚民政策的。关键在于变法的决心。秦能横扫六国,和百年如一日的坚持新法决心分不开。

    荀彧懂。正因为懂,所以他连连摇头,问道:“第三件?”

    “遏制兼并,广开财源。此事,非改天换地不可!”

    这句话荀彧只听懂了一半,问道:“何谓广开财源?”

    “发展工商业,增加税务来源。光靠老百姓种地,天灾人祸可就流民四起,天下大乱了。”

    除了第一条,荀彧能接受之外。另外两条,都是他做不到的。开学堂,就要剥夺士族的知识垄断地位,发展工商业则违反了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遏制兼并更不要提,这世上就没有不兼并的豪族。

    荀彧的沉默和犹豫,郭松是意料之中的,反问道:“文若,大汉能做到这几条吗?”

    荀彧表情痛苦,非常难受,良久才吐出两个字,“不能。”

    郭松又问:“你愿意辅佐我做到这三条吗?”

    “啊……”荀彧猛然抬起头,眼神略带茫然的看着他。两人对视半响,熏香不觉间已经烧完了。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院子里,飘来了甄姜教丫丫唱歌的声音。

    荀彧移开目光,从袖子里拿出一张地图来。“夫子借平定黄巾贼之际,进据巨鹿郡。只需一载,沿济水北上,夺取常山国,背靠太行山,东临冀州,魏赵之地如在囊中。有此四郡,夫子则可徐图冀州。据黄河天险,先定幽州,以绝后患。养精蓄锐三五载,一路精兵从太行八陉入太原,图谋关中。如此,夫子南下中原,天下岂有不定之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