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蛮荒部落 三个男人-第2/3页

加入书签
阿奴那时候帮了他很多。他说饥民蜂拥而至,粮价居高不下,一直飙到一百八十文一斗,朝廷的赈灾粮食来的缓慢,杯水车薪挡不住越来越多的难民。阿奴给他出主意,将粮价提高到两百文一斗的天价。在暴利的驱使下,粮商们不顾道路艰难,纷纷运粮前来贩卖,粮食一多了,粮价就跌下来了。她还叫刘畅运二十万石的粮食跟黑市摔价格,刘畅先期从周边紧急调来五十万石,黑市卖多少,他们就按这个价格减十文,后来又运来五十万石,最后将黄泛区的粮价稳定下来,比周边只高出一点,算上运费仍然还有钱赚,是以粮商们也没有太大意见。听说这一票她和刘畅还小赚了十万两银子。

他抱怨难民实在太多没处安置,每日空耗米粮。阿奴飞书叫他找皇帝。第一,可以安排人治理黄河,修筑黄河大堤。第二,原来的都城长安还是一片废墟。长安的位置很重要,荒废了可惜,不如将人口迁往那里修筑城池。不过民工们的福利最好向皇帝争取一下,不要将他们当成奴隶。虽然没有工钱,但是要保证能够吃饱穿暖,定时休养生息,以免酿成民变,最好许诺让他们能扎根下来。

难民们一开始听说修堤坝修城都犹豫不决,往日里服徭役那可都是累死累活。后来听说了各种福利,保证管饭,特别是城修好之后,可以在城里找一片地方盖自己的屋子,不想呆的人可以发放路费回家。

长安曾经是个人人向往遍地黄金的大都市,刘仲也没敢给他们画大饼,他很直接,没有好米好面,但是管饱,没有绫罗绸缎,但是棉衣麻葛绝不会冻着大家。朝廷会安排匠人教他们生活技能,将来可以在城市中谋生。

这些很简单的话却让饥民们听了心动。他们大都是农民,虽说故土难移,但是如今田地悉被冲毁,到处汪洋一片。黄滔滔的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退却。与其这样每日三餐不继等着水退之后重新开荒,然后再被水冲走,不如出去碰碰运气。至少有一碗饱饭。当天就有人收拾好行李要求出发

也有不愿意离开故土的人选择修堤坝。“宁做长江人,不做黄河鬼”。他们被年年泛滥的黄河坑苦了。

这样两个超大工程就把黄泛区的青壮年统统调走,剩下的老弱病残被安排往周边的城镇就业。实在没有生活能力的,朝廷在各地有专门的慈幼局收容赡养。

阿奴的建议没有朝廷那些官员的长篇大论和华美辞藻,很简单粗糙,但是很实际。

想起他们曾经一路同行远走吐蕃,刘仲心动了。再说了,驴子大师兄李长风说过:“阿仲和阿奴在一起总是有狗屎运。”他见过了陆秀秀,不过现在改名叫陆筱筱。身份换成了陆家远房亲戚。秀秀生了个儿子,脸色红润,神采飞扬,看样子跟驴子夫妻关系很好。两人尽释前嫌。

这次李长风也来了。

阿奴装扮成侍卫和十二跟在刘仲后面。老七他们四个坚持要一起去,但是刘仲只让十二跟着。因为他攻打过碉房。赵惜被刘仲两眼一瞪,只好强烈要求一同上前线,见阿奴奇怪的看着她,赵惜内心悲催无限,阿奴有未婚夫和哥哥在哪里,她去干嘛?难道去找峰哥不成?

等七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进打箭炉的时候,她发现自己说中了。纳达岩和峰哥,还有那个虬髯客李进,一伙浮影的杀手全在那里。他们听说局势不好,从博窝赶回来的。李进剃了光头,却不肯剃胡子,典型的红衣番僧形象,赵惜看得忍俊不止。

阿奴看见纳达岩就扑上去挂着不肯下来,众人识趣的统统走开。纳达岩摸了摸她的头:“怎么瘦了?”

“你也瘦啦,找到灵童没有?”

“没有,大家都没有消息。”纳达岩郁闷的叹口气。他毕竟是出家人,虽然遗憾,但是遇不到只能说明时机未到,他也不会去想太多。不过白教的所有人都不会想到,这一等就是十多年。当然这是后话。

阿奴头靠在他的肩窝上,悄声说道:“我要嫁人了。”

纳达岩对于气息非常敏感。已经感觉到了怀里的小姑娘染上别人的气味,跟以前不太一样。他低笑两声:“感觉如何?”

阿奴蹭了蹭;“很好。”

“喜欢他?”

“不知道呢?他对我很好,就是很小心眼。”见阿奴鼓着腮帮子抱怨,纳达岩拧拧她的包子脸:“外面的男人大多数都很小心眼,就是阿仲也一样。”他看见刘仲走的时候一直回头看。阿依族男人倒很少这种想法,反而是女人妒性坚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