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仲点头:“青姨原来是去看望母妃,却碰上母妃宫里逃出来的宫人,知道母妃已经薨了,凌波宫的所有宫女都被逼着殉葬,那个宫人因为当时不在宫里,央一个熟悉的王府侍卫才逃了出来。青姨很担心,快马加鞭往长安赶来找我,正好碰上我的车架被人伏击。她救了我,我们还有舅舅一路被人追杀逃到了吐蕃,后来又被阿奴救了。”
吴姑姑点头:“原来如此。”她进来有一会儿了,怕外头的人等急了起疑,连忙抹干净眼泪,阿奴端来温水给她敷脸,又取了几样贵重但是不起眼的首饰塞给她:“吴姑姑,这些东西你拿给外面的人分了。”
吴姑姑知道阿奴是为了给她圆谎,感激的一笑,转身想走。
阿奴忽然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姑姑,你跟紫苑是一家人,那紫苑会写一种很奇怪的字。你知道么?”
“嗯?”吴姑姑愣了愣,回答说:“知道,那个字还是我教会她的。我们当地有一种只在女人中间流传的文字,我们用它来写信或者刺绣,外人都不认识。当地的男人,就是再亲近的男人,他们也不知道。”她想了想,撩起一截衣襟,露出里面的一件衣服的袖口,仔细一看那袖口上绣的花纹正是阿奴和刘仲在纸条上见过的字,只是为了好看,有些勾手勾脚的变了形。
两人大喜过望,阿奴写了一个记得的字,吴姑姑看了一眼说道:“这是楼,楼阁的楼。”
阿奴连忙说道:“姑姑,紫苑去世前留下了一张纸条,不过谁也看不懂。”吴姑姑沉吟道:“拿出来我看看。”
两人犯了难,那日不过匆匆一瞥,再多的字两人都记不得了。
最后阿奴说道:“我想法子把纸条找来,这样吧,太皇太后千秋那日,我们会进宫,到时候你来找我们。”
吴姑姑点头应允。宴会的时候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她是太皇太后的司礼女官,按规定会同时站在那里。
送走吴女官等人,阿奴叫十二十九去找出令狐文的栖身之处,问他那张神秘的纸条在哪里?他是否记得纸条上的字?顺便把阿宝带回来。
十二一去像是石沉大海,等了几天,都没有消息,刘仲等人焦躁的坐立不安。
转眼到了太皇太后的生辰这天,天没亮宫里专门派了车来接他们,阿奴无法,只有跟云丹、阿罗带着白虎先走再说。刘仲则跟着乌察这个使臣进宫朝贺。
寿宴并不在皇宫中举行。而是在城西金明池畔的琼林苑。
太皇太后要先在皇宫内的大庆殿里接受百官和外国使节的朝贺,随后才摆驾琼林苑。阿奴等人要先到那里等候。
路上满是车驾,交通堵塞,挤挤挨挨,天光大亮了才走了一半的路。最后还被指挥空出了路中间的车马道。
金色的秋阳中,宽阔的御街上,人头攒动,个个引颈翘望。
一队队为上寿活动而表演的女童从皇宫里出来,她们是四百余个容艳超人的妙龄女童。一个个青春年少,都是描眉画黛,尖尖的脸,细细的眼,弯弯的眉,薄薄的唇。头戴花冠,或扎仙人髻,或卷曲花脚幞头,或着红黄生色销金锦绣衣。她们像穿行在春风的杨柳,纤腰款摇,碎步轻移,红黛相媚,顾盼生辉。随后她们跃上高头大马,御街驰骤,竞逞华丽。许多青春少年,豪俊小子,从一睹女童风采为快的市民行列里跃出,如追逐花蜜的蜂儿,紧随其后。这些平日桀傲不驯的后生,抢着向女童们送宝具,献果酒,大献殷勤。
阿奴还听见路人对她们的首饰,发髻,头冠,衣服,鞋子品头论足,原来这些女伎还领导服饰潮流。
阿奴艳羡:“这般狂放,真是少见。”
云丹哈哈一笑,从车旁一个经过的卖花女童那里拿过花篮。随手给了那女童一锭银子,女童笑开了怀。
旁边一只纤纤细手突兀地伸过来抢走一枝芙蓉,一个女声说道:“刚才我看见那穿鹅黄色衫子的头上就戴这种颜色的芙蓉。”
另外一个拼命拉她:“你抢了人家买的东西。”
“呃?”一个梳着高髻的年轻女子看过来,那朵芙蓉已经斜斜地插在她头上。
阿奴和云丹撩着车帘,笑嘻嘻地看着她,阿奴笑道:“送给你啦。”
见是一个美丽的异族少女和大胡子胡人叔叔,那女子尴尬无比,脸红的快滴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吴姑姑点头:“原来如此。”她进来有一会儿了,怕外头的人等急了起疑,连忙抹干净眼泪,阿奴端来温水给她敷脸,又取了几样贵重但是不起眼的首饰塞给她:“吴姑姑,这些东西你拿给外面的人分了。”
吴姑姑知道阿奴是为了给她圆谎,感激的一笑,转身想走。
阿奴忽然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姑姑,你跟紫苑是一家人,那紫苑会写一种很奇怪的字。你知道么?”
“嗯?”吴姑姑愣了愣,回答说:“知道,那个字还是我教会她的。我们当地有一种只在女人中间流传的文字,我们用它来写信或者刺绣,外人都不认识。当地的男人,就是再亲近的男人,他们也不知道。”她想了想,撩起一截衣襟,露出里面的一件衣服的袖口,仔细一看那袖口上绣的花纹正是阿奴和刘仲在纸条上见过的字,只是为了好看,有些勾手勾脚的变了形。
两人大喜过望,阿奴写了一个记得的字,吴姑姑看了一眼说道:“这是楼,楼阁的楼。”
阿奴连忙说道:“姑姑,紫苑去世前留下了一张纸条,不过谁也看不懂。”吴姑姑沉吟道:“拿出来我看看。”
两人犯了难,那日不过匆匆一瞥,再多的字两人都记不得了。
最后阿奴说道:“我想法子把纸条找来,这样吧,太皇太后千秋那日,我们会进宫,到时候你来找我们。”
吴姑姑点头应允。宴会的时候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她是太皇太后的司礼女官,按规定会同时站在那里。
送走吴女官等人,阿奴叫十二十九去找出令狐文的栖身之处,问他那张神秘的纸条在哪里?他是否记得纸条上的字?顺便把阿宝带回来。
十二一去像是石沉大海,等了几天,都没有消息,刘仲等人焦躁的坐立不安。
转眼到了太皇太后的生辰这天,天没亮宫里专门派了车来接他们,阿奴无法,只有跟云丹、阿罗带着白虎先走再说。刘仲则跟着乌察这个使臣进宫朝贺。
寿宴并不在皇宫中举行。而是在城西金明池畔的琼林苑。
太皇太后要先在皇宫内的大庆殿里接受百官和外国使节的朝贺,随后才摆驾琼林苑。阿奴等人要先到那里等候。
路上满是车驾,交通堵塞,挤挤挨挨,天光大亮了才走了一半的路。最后还被指挥空出了路中间的车马道。
金色的秋阳中,宽阔的御街上,人头攒动,个个引颈翘望。
一队队为上寿活动而表演的女童从皇宫里出来,她们是四百余个容艳超人的妙龄女童。一个个青春年少,都是描眉画黛,尖尖的脸,细细的眼,弯弯的眉,薄薄的唇。头戴花冠,或扎仙人髻,或卷曲花脚幞头,或着红黄生色销金锦绣衣。她们像穿行在春风的杨柳,纤腰款摇,碎步轻移,红黛相媚,顾盼生辉。随后她们跃上高头大马,御街驰骤,竞逞华丽。许多青春少年,豪俊小子,从一睹女童风采为快的市民行列里跃出,如追逐花蜜的蜂儿,紧随其后。这些平日桀傲不驯的后生,抢着向女童们送宝具,献果酒,大献殷勤。
阿奴还听见路人对她们的首饰,发髻,头冠,衣服,鞋子品头论足,原来这些女伎还领导服饰潮流。
阿奴艳羡:“这般狂放,真是少见。”
云丹哈哈一笑,从车旁一个经过的卖花女童那里拿过花篮。随手给了那女童一锭银子,女童笑开了怀。
旁边一只纤纤细手突兀地伸过来抢走一枝芙蓉,一个女声说道:“刚才我看见那穿鹅黄色衫子的头上就戴这种颜色的芙蓉。”
另外一个拼命拉她:“你抢了人家买的东西。”
“呃?”一个梳着高髻的年轻女子看过来,那朵芙蓉已经斜斜地插在她头上。
阿奴和云丹撩着车帘,笑嘻嘻地看着她,阿奴笑道:“送给你啦。”
见是一个美丽的异族少女和大胡子胡人叔叔,那女子尴尬无比,脸红的快滴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