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冲出地球

加入书签


    人类从公元五十世纪以来,就开始了为今后的生存,发展…,以及走出地球而苦苦追求和探索。直到公元一亿五千万年之后,才看到了一丝希望,一点曙光。

    他们历经沧桑,艰苦卓绝,以泰山压顶不弯腰之精神,在遭受无数次大自然界的颠覆,破坏,甚至是毁灭之后,又重新站立起来,才艰难地走到了这一步。

    今天的世界与之过去相比,那可真是两重天地。过去的地球上到处是万物茂盛,郁郁葱葱,一片生机盎然,可现在却是生灵凋敝,死气沉沉,一遍荒凉无限。

    没有了自然风光和美丽的景色,没有了高楼大厦,没有了公路桥梁,更没有了人类的大面积群居,整个陆地面积只剩下过去的三分之二,大多数物种几乎绝迹,植被枯萎,大部分动物逐渐消失,海水上涨,湮没了绝大部分平原,七大洲际上只有丘陵与高山,其余便是汪洋一片。人口也大量减少,只剩下不到四亿人类自己。

    人们都居住在丘陵的高处,或是大山之巅,几乎都是单家独户。房屋全都是泡沫型,圆圆的,可以四周自动旋转,自动调节空气,光线,温度,湿度,所有的成份都能自行配比与控制。因此,室内外的环境和气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那是公元一亿五千万年的一个冬天,地球日已变成了过去的七十个小时,可人们为了方便起见,或是为了历史的记载和资料的方便测算,还是将其划分为二十四等分,分秒时间也依此类推,地球年也已是过去的四百一十五天了。由于地轴角度的变化,已没有明显的春夏秋冬之分了,只剩下了夏冬两个季节。可人们还是习以为常的把它按过去的十二个月来划分,只不过每月大的为三十五天,小的为三十四天,以二月份来调节尾数。太阳和月亮都离我们一步步远去了。月光照在地面上已是极其的暗淡了。可太阳光不仅没有减小,反倒是越来越增强了,这是由于其内部的燃烧越来越剧烈,几乎快到氦核聚变了。

    以往的冬天,地球北半球应该是大雪纷飞,冰封大地,南北极更是寒冷无比,在零下70—80℃。赤道附近起码是30—40℃之间。夏天就更不必说,接近50℃。现在却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年平均气温已高出了过去的30%以上。由于日时的变长,白天相当于过去的35小时,夜里也一样35小时,所以昼夜温差特别大,夜里最低气温在1—5摄氏度,可白天经常在50—60℃上下,沙漠地区更是高达60—70℃以上。就连赤道上的海水都烫人的利害。一般的江河湖水在夏季是不能用手去触摸的。人们的出行都需要配备各种防护设施,即空调服,还要自备氧气和保温保湿装置。天空里的空气总是灰朦朦的,水蒸气特别浓。

    世面上,没有了大街小巷,没有了过去的人口集中。亚洲昌盛市市政中心广场,因为准备召开万人大会,近几天才有了人口的相对集中,也不过才二三万人。

    广场周围布置了各色彩旗,氢气球,标语牌等。大会会台分为高低两层,高层是主席台,下层是代表和贵宾席。台下设有可容一万人的座椅,还有观众场地。广场两边的开阔地方,是停泊航空器的场所,因为这时的人们都用它作为交通工具。

    会场装饰特别简单,有大会横幅在主席台顶端的正前方掛着,《热烈庆祝第十次地球外太空探测誓师大会隆重召开》。广场上到处都是标语口号:“战胜一切困难,冲出地球”,“誓为人类的永久存在而奋斗”,“走出地球,离开太阳系,寻找新天地”,“人类必胜,人类永生”等等。

    公元一亿五千万年元月一日上午八点钟整,大会在亚洲昌盛市市政广场中心隆重开幕!主持会议的是全世界外太空探索指挥部部长乔迁先生,参加大会的有来自总部的各部门官员和各级政府领导,新闻媒体记者,以及有关空间探索的各行业专业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和一些在这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实际研制专家与操作人员。他们都在主席台前面就坐,大约有五十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