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太湖畔、青竹林

加入书签


    闻、古二人一路赶车疾驰。

    第四日头上,隐隐听得些沙沙的水声,驰上一个丘,眼前豁然开朗。

    但见好大一片水,茫茫荡荡,不见边际,正是太湖。

    太湖又有震泽、五湖之称。宋时分属苏、湖、常三州管辖。

    苏轼称其为“吞灭三州界,浩浩荡荡纳千派”。

    晌午时分,到了水口镇。寻了家客栈,将车马寄存店上,让伙计把箱子抬进屋里。

    二人是闲不住的性子,向伙计打探好玩的去处。

    那伙计道:“太湖七十二峰,各有各的好,爷台最好雇个舟子,在船上细细品看。可今风大,只怕没舟子愿走……”

    古平国道:“了半,原来是一堆废话。”

    那伙计道:“两位倒可退而求其次,到岸边的广福庵望望湖景也不错。”

    闻平邦道:“庵子里全是尼姑,碰也不能碰,有什么好玩的。

    你这不是有个叫西施的吗?听长得不错。”

    那伙计吐吐舌头,道:“客官要是想瞧西子娘娘,只怕生得晚了些,要是早生个一千几百年,兴许能瞧上一眼。”

    闻平邦怒道:“废话,我还不知道西施已经死了吗,我问的是活的西施有没有?”

    那伙计道:“活的西施……”眼珠儿一转,明白过来,道:

    “客官问的是哪种地方啊,倒是有一家,可都是些粗脚大手的。容貌如西子娘娘一般,那可是千年不遇。”

    闻平邦想到“怡情院”里的那一盘歪瓜裂枣,兴味索然,道:“算了,去了也是白去。”

    二人走出客栈,沿着湖岸,信步向南。

    眼前碧水连,烟波浩淼,帆近山远,盛景然。

    头顶长风浩荡、低云徘徊,白鹭轻掠、孤鸿高飞。

    行了半个时辰,大路渐渐收窄,现出一条长长的湖堤。

    东边湖水高悬,西面却是好大一片草地。风动草叶,发出沙沙之声,声音沉闷,倒似是从地底飘上来的一般。

    走到近处,才发觉那草地却是一大片竹林。只因地势低洼,竹子只露出参差不齐的顶端,阳光漫照上去,倒似极了一簇簇长草。

    长堤上,三三两两聚了不少乞丐,或躺或坐,似是漫不经心,目光却在路人身上扫来扫去。

    二人心想:“这片烂泥塘子,莫非就是丐帮的老巢青竹林?”

    不敢再往前走,望见不远处一家食铺,进去点了两道菜:清蒸银刀、黄酒呛虾。

    一通风卷残云,只剩鱼骨虾壳。

    正要会钞,忽听门口踢踢喇喇的脚步声响,走来一大群花子。

    那伙计道:“哎呦,史灶主,是什么香风把您老人家给吹来啦?”

    史灶主哈哈一笑,道:“香风吹不来臭花子,是臭风把我卷回来的。我这几个兄弟饿啦,向你讨口吃的。”

    闻、古二人偷眼打量话这人,见他一张长方脸,四十几岁年纪,衣上缝着八只口袋,辈分不低。

    那伙计道:“好。”从后厨端上来一屉刚出锅的馒头。

    群丐有的抓起两个,有的抓起三个,也不进门,便坐在店外吃了起来。

    史灶主数出二十个铜板,道:“一个馒头一文钱,二十个馒头二十文。”

    那伙计忙推辞道:“邻里邻居的,平时还要让您照应着,的要是收了这钱,掌柜的还不得把我数落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