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小师傅起得真早,府中招待不周,还望见谅。”
静慧起身,忙道,“二少爷客气了,贵府细心招待,我与静姝很是知足。”
陆静姝也站起身来,“不错,多谢郎施主款待,施主可是来接我二人回清水庵?”
郎二直直看着陆静姝,眼中多了些不明的情愫,“正是,劳小师傅久等,马车已经备下,我们这便出发吧。”
“多谢施主。”
话落屋内二人仍是不动,她率先走出屋子,经过郎二身边时,察觉对方眼神落在自己身上,灼热无比,颇有些不适。
郎二低下视线,再抬头时,已恢复惯常的贵公子模样。
陆静姝跟着他,穿过府中回廊,庭院,绕了许久,才看见出府的大门。
“怎得今日出府的路似乎长了些?”
郎二浅笑,“小师傅常年居于清水庵,想来没见过这凡尘俗世,今日既得幸遇上,郎二便自作主张,带着二位在府中走上一圈,还望静姝小师傅莫怪。”
“施主有心了,贵府一草一木,皆是用心雕琢,我等自小在庵里长大,确实从未见过。”
“哦?不知小师傅年纪轻轻,缘何去了清水庵?”
“家乡闹饥荒,爹娘带着我和弟弟去南方投亲,路上嫌我累赘,便丢在清水庵外。”
郎二眼中带着疼惜,“没想到小师傅身世凄伶,想来庵内日子清苦,你可习惯?”
“清水庵乃是清修之所,每日诵经念佛,接待香客,没什么不习惯的。”
“小师傅不曾想过别的生活吗?”
听他此话,静慧已是满眼放光,陆静姝却摇摇头,“山上山下,于我来说,都是一样的。”
此时,在场三人尚不明白这话中之意,便是她自己也说不清缘由。
郎府外停着五辆马车,满载米袋,郎二令她二人上了为首的一辆,自己则翻身跨上赤焰马。
马车滚动,车轱辘摩擦着地面前行,车外是喧哗的街道。
郎二骑在马上,目光时不时地转向右手边,见帘子始终安静,车内之人对这京都的一切,似乎毫无兴趣,心中不由暗暗焦急。
静慧掀起帘子一角,前后张望,寻不到郎二的身影,不由微微失望。
从京都至清水庵,马车走了一个半时辰,到庵门外,恰好是午时一刻。
门外扫着落叶的女尼,见她二人从马车上下来,立时跑去唤了妙心过来。
妙心穿着一身灰白长袍,走起路来不急不缓,带着浑然天成的气势。
她见了来人,微微一愣,只觉有些眼熟,待看见马车上的“郎”字,才回过神来。
“施主可是郎候府上的?”
“在下郎二,见过长老。”
“原是郎二公子,怎得与我庵里的两位小尼一同上山?”
郎二解释完昨日之事,再次赔礼道,“此事乃是郎二莽撞,令静姝小师傅白忙一场,作为赔礼,特送来十旦大米,还请长老收下。”
妙心微微出神,望着五辆马车,双目失焦,不由忆起当年在家的时候。
莫说十旦大米,便是绫罗珠宝也是伸手既得,哪里会像今日这般,为了一小袋错失的大米发愁。
“说起来贫尼出家之前,与郎府也有些亲缘。此处虽是女庵,郎二少既然来了,不若进来喝杯淡茶。”
郎二抱拳道,“既然如此,便叨扰了。”
他一招手,几位随从便卸下马车上的米袋,运入庵内。
客房之内,妙心与郎二说了什么,陆静姝并不知晓。
她回到庵里,照常上着早课,清理香油,打扫院子。空闲的时间,仍是画着符文,摆弄石头。
与她比起来,静慧却似变了个模样,整日里照着水井,或是望着山下发呆。
庵内的日子过得很快,陆静姝并未察觉时间流逝,就迎来了十八岁的生辰。
这一日,郎二亲自上山,送了一枚妆匣给她。
自四年前在京都遇上,他便时常上山,送些日用所需,添些香油,或是命府中下人送些小玩意来。
自从有了这位香客,清水庵的日子便好过多了,她也不再需要下山去化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