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半月已去,又至上元

加入书签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写于元宵之夜的著名诗篇,流传百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莫卿所在的昭南朝歌里,人人只道上元节,并不知晓元宵节,莫卿也道上元比元宵说着浪漫很多。

    莫卿期待着晚上的上灯时分,还要和江杨江柳她们去走一走廊桥,莫卿也是听江杨说起的,上元节,走桥,为“走百病”,消灾祈求健康。之前不出正月十五就上班,哪有什么闲情逸致“走百病。”

    昨儿江杨睡得很晚,说是要用稻草,布头扎个紫姑的肖像,放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莫卿也是才知道还有这种说法,很是惊奇,便陪着江杨很晚。又听她说朝歌里上元节也是女子与心仪之人相会的日子,浪漫且热闹,就想着去凑一凑。

    江杨江柳她们还睡着的时候,莫卿已经起来了,想着早上她们刚起床就能吃上一碗热腾腾的汤圆该多好,拿柴,生火,做水,昨晚上炒好了的花生和黑芝麻,磨成细腻的粉末,把黑芝麻粉,糖粉还有猪油放在玻璃盏中,搅拌均匀,加入花生碎,搅拌,成团。

    现在外面就是巨大的天然冰箱,放外面冰着正好。

    糯米粉冲入热水,搅拌成絮状,上手揉团,直至表面光滑。揉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分割成圆球,将小面球轻轻按压成小碗状,一份面团一份馅儿,包裹好。

    包好的汤圆在手中搓圆,托盘撒层糯米粉,搓好的汤圆放在托盘上,莫卿把托盘放在了外面的窗台上,稍晾一会儿就可以下锅煮了吃。

    莫卿蹲着添柴,江柳起床去厨房准备烧水然后叫自家小姐起床,哪知道一进门看到莫卿,吓了一跳,“小姐,你是何时起来的,怎么不多睡会儿?”

    “也没多会儿,赶紧洗脸。”

    “嗯呐,你姐他们起来了吗?”

    “起来了。”

    “那就好,我把汤圆儿煮上,等下你们尝尝。”

    “汤圆儿?昨晚上炒的花生和芝麻就为了这个?”

    “嗯,取团团圆圆之意,多吃几个。”

    “嗯呐,小姐的心意当然不能白白浪费。”

    水开,下汤圆,煮开,翻几个滚,盛入白瓷碗。“江柳,收拾好了吗?”

    “来了来了,小姐。”

    “帮我把汤圆端过去。”

    “是,小姐。”

    “小心烫啊。”

    “知道了,小姐。”

    饭后,江杨去了城东小铺。晚间家里得点蜡烛,家里的红烛不够了,莫卿虽说想陪她一起去,奈何店里眼下人手不够,也只能放下这个心思。

    莫卿正与江柳帮着江城擦桌子抬板凳,“哎呦,我的腰。”莫卿满头大汗的,扶着楼梯,捶着自己的腰,抬头间,一个俏丽丫头扶着个姑娘站在门边,那姑娘长得可真好看,衣饰虽说简单可不是寻常之物,莫卿想着一定是富贵官宦家的孩子,微微一笑,上前询问,“两位客官是打尖儿还是住店啊?”

    “我们家小姐累了,准备上房一间,歇息一会儿。”那丫头看着年纪稍大些性子也是高傲的很,看旁边她们家小姐,弯着腰,捂着肚子很不舒服的样子,“姑娘,看你家小姐好像肚子不舒服,你为何不带她去就医,来我这里怕是耽误病情啊,要不你们先歇着我帮忙去请大夫。”莫卿忍不住提醒道。

    那丫头听莫卿这么一说,突然红了脸,连连摆手“暂时不用,休息下就好了。”莫卿看她的样子,大致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那好吧,江柳,带她们上去。”

    “是,小姐。”

    看着江柳引了她们上楼去,莫卿擦了把汗去了厨房,选了大枣,参片,桂圆干,枸杞,一大勺红糖,这红糖还是从宜家买的,莫卿用着挺好,除了枸杞,其余的放一起煮水,大火煮开,转小火慢慢熬盛在玻璃盏里,加入红糖枸杞,“江柳,江柳,快来。”

    “来了,来了。”

    “那个姑娘看着怎么样了?”

    “不是很好。”

    “把这个给她端上去,让她现在就喝。”

    “是,小姐。”

    “嗯,快去吧。”

    虽说交代了江柳,还是有些不放心,就跟着去了,轻敲房门说道“姑娘,我熬了碗汤你尝尝吧,现在喝下去等下就能缓解一些的。”开了门,看那姑娘疼的脸都有些发白,不禁有些心疼。“小丫头,你家小姐疼的这样厉害,还是去请个大夫来看看吧,这要是有个好歹,可不是你我能担待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