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法布尔笔下的昆虫世界,极易叫人想到:人其实仍不过是虫,有时甚至确乎不如虫。虫类无所谓文化,也不懂什么信仰,故而不论恶善,都是那样的本色与自然。而在有了文化的人类社会中,所有的作恶者都会想方设法为自己辩解,甚至找到了诸如“替天行道”之类冠冕堂皇的理由;人类的某些善举,本也并没有超出虫类多少,却往往被炫耀为道德良心、思想觉悟之类。此外,人类还创造了自以为崇高的信仰,而某些信仰,其实是更为可怕的,它常常促成了人类作恶的盲目冲动,如西方历史上的“十字军”东征,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血腥迫害,不都是在某种信仰的支配下进行的吗?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国民党当局对***人的屠杀镇压,不也是在“效忠党国”的名义下进行的吗?正是由于信仰,杀人者才会杀得振振有词,杀得理直气壮,杀得心安理得。
有了文化,有了信仰的人类,究竟比虫类进化了多少?文明了多少呢?
人类曾将自己想象得十分美好。什么“人之初,性本善”;什么“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有着高贵的理性,伟大的力量,优美的外表,文雅的举动,行为上像天使,智慧上像天神,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实在不过是花言巧语的自我粉饰,妄自尊大的自吹自擂。
事实上,正如亚里士多德在《政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京大屠杀,曾经表现了“非我族类”的日耳曼人与大和民族的凶残,那么,在中国历史上,战胜赵国之后,一下子“坑赵卒”40万人的秦将白起,破秦后立杀降卒20
在通常情况下,男人要比女人更为凶残,但实际上,女人一旦凶残起来,至少是一点也不亚于男人的。将戚姬砍掉手足,挖耳烧眼,灌上哑药,丢进厕所,称为“人彘”的吕后;以心狠手辣著称的一代女皇武则天;有“东方魔女”之称的川岛芳子等,本该都是柔情如水的女人啊!
人性的残忍,在日常生活中,也比比皆是。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不是有某些地方发明的惨无人道的“生食猴脑”、“活切驴肉”之类吗?
与动物不同,人类学会了信仰,但在许多时候,有信仰比没有信仰更为可怕。信仰本是为了遏制人性的凶残,但信仰有时反倒会加剧人性的凶残。
2.人性恶:立法者必须设定的前提
人性的善恶是一种具体的社会评判。马基雅维里的人性论历来受到学人的关注,也是引起误解比较多的方面。在这里必须要说明,人性有恶的因素,是立法者必须设定的前提。但不能将“人性之恶”、“恶的人性”等同于“人性本恶”。
王赞源(台湾著名学者,哲学家、墨学研究专家)曾说:“马基雅维里之人性论,多类于韩非之说。尤有甚者,马基雅维里直谓人性本恶;其善者,乃被迫使然,且不能持久。”王赞源将马基雅维里在《史论》第一部第三章的话翻译如下:“人若欲创建国家,并为之立法,首须认定人性本恶,一有机可乘,人们便立即暴露为恶之本性。为恶之本性若一时未露,必由于某种未知之原因,或因为未得发泄机会;但时间为一切真相之母,总会使人为恶之本性暴露。”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能”这种中性的角度而发的议论。所以本性无所谓善与恶。
人性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人性与不同的意识相结合而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许多学者注意到,在马基雅维里的思想体系里,没有所谓一般的人性。人性既不是抽象意义上的一种理论设定,也不是专供极少数人达到人格完善的内在驱动力。人性(如善、恶等)都是具体的。从现实的角度看问题,人性只是一种与自我有关的本能,或者说是每个人意识到自身存在卫保自身存在的一种力量。
在西方思想史上,真正一般抽象的东西总是就精神的层面而言,如“伟大与崇高的精神”等等。所以就现实社会的层面讲,人性不能被归结为某种单一的特征。人性有恶,也有善,甚至是多样的。马基雅维里经常谈到人性的多样性。就人性与人的意识关系而言,两者之间虽然不存在谁控制谁、谁决定谁的关系,但人性与人的意识发生关系后会产生种种变化,会导致不同的社会后果。例如马基雅维里就认为,贪求金钱的**使人性呈现出卑劣的形态,“崇高”精神则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善和友谊。在他看来,当人性在没有法的规范和意识指引的情况下,无所谓善和恶、对和错。所谓善恶只是现实社会通过法的形式对人性的一种认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有了文化,有了信仰的人类,究竟比虫类进化了多少?文明了多少呢?
人类曾将自己想象得十分美好。什么“人之初,性本善”;什么“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有着高贵的理性,伟大的力量,优美的外表,文雅的举动,行为上像天使,智慧上像天神,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实在不过是花言巧语的自我粉饰,妄自尊大的自吹自擂。
事实上,正如亚里士多德在《政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京大屠杀,曾经表现了“非我族类”的日耳曼人与大和民族的凶残,那么,在中国历史上,战胜赵国之后,一下子“坑赵卒”40万人的秦将白起,破秦后立杀降卒20
在通常情况下,男人要比女人更为凶残,但实际上,女人一旦凶残起来,至少是一点也不亚于男人的。将戚姬砍掉手足,挖耳烧眼,灌上哑药,丢进厕所,称为“人彘”的吕后;以心狠手辣著称的一代女皇武则天;有“东方魔女”之称的川岛芳子等,本该都是柔情如水的女人啊!
人性的残忍,在日常生活中,也比比皆是。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不是有某些地方发明的惨无人道的“生食猴脑”、“活切驴肉”之类吗?
与动物不同,人类学会了信仰,但在许多时候,有信仰比没有信仰更为可怕。信仰本是为了遏制人性的凶残,但信仰有时反倒会加剧人性的凶残。
2.人性恶:立法者必须设定的前提
人性的善恶是一种具体的社会评判。马基雅维里的人性论历来受到学人的关注,也是引起误解比较多的方面。在这里必须要说明,人性有恶的因素,是立法者必须设定的前提。但不能将“人性之恶”、“恶的人性”等同于“人性本恶”。
王赞源(台湾著名学者,哲学家、墨学研究专家)曾说:“马基雅维里之人性论,多类于韩非之说。尤有甚者,马基雅维里直谓人性本恶;其善者,乃被迫使然,且不能持久。”王赞源将马基雅维里在《史论》第一部第三章的话翻译如下:“人若欲创建国家,并为之立法,首须认定人性本恶,一有机可乘,人们便立即暴露为恶之本性。为恶之本性若一时未露,必由于某种未知之原因,或因为未得发泄机会;但时间为一切真相之母,总会使人为恶之本性暴露。”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能”这种中性的角度而发的议论。所以本性无所谓善与恶。
人性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人性与不同的意识相结合而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许多学者注意到,在马基雅维里的思想体系里,没有所谓一般的人性。人性既不是抽象意义上的一种理论设定,也不是专供极少数人达到人格完善的内在驱动力。人性(如善、恶等)都是具体的。从现实的角度看问题,人性只是一种与自我有关的本能,或者说是每个人意识到自身存在卫保自身存在的一种力量。
在西方思想史上,真正一般抽象的东西总是就精神的层面而言,如“伟大与崇高的精神”等等。所以就现实社会的层面讲,人性不能被归结为某种单一的特征。人性有恶,也有善,甚至是多样的。马基雅维里经常谈到人性的多样性。就人性与人的意识关系而言,两者之间虽然不存在谁控制谁、谁决定谁的关系,但人性与人的意识发生关系后会产生种种变化,会导致不同的社会后果。例如马基雅维里就认为,贪求金钱的**使人性呈现出卑劣的形态,“崇高”精神则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善和友谊。在他看来,当人性在没有法的规范和意识指引的情况下,无所谓善和恶、对和错。所谓善恶只是现实社会通过法的形式对人性的一种认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