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击败超自然的命运-第3/7页

加入书签
历史为我们提供的一条普遍性的教训,拿吉尔伯特(AllanGilbert,美国学者,马基雅维里研究专家,编著有《马基雅维里:主要著作及其他》等)的话来说,似乎就是“人类在命运面前孤立无援和无能为力”。

3.命运易变,人性难移

是的,世间万物都不是那么完美的。但这并不构成我们绝望的理由,相反,我们更应因此而激发希望。回顾欧洲16世纪前的历史,我们看到,正是由于在传统思想的废墟上,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像博卡利亚这样的择路而行的人,他们一代又一代地担当起以自己有限的教养化育社会各阶层的职责,欧洲思想才得以顺利过渡到今天的“和平和安全”。马基雅维里所誓死捍卫的佛罗伦萨也迟早要步入历史的尘封中去,可他还是要不惜一切去保护它,因此他除却命运,提出了鼓励人们的意志论。

命运力量是巨大的,但它是外在的力量,既然命运属于外在的,那它是多变的;而人性是属于我们内在的东西,自由意志作为人的本性永远存在,人性难移,马基雅维里在此给命运概念注入现实的因素,强调人的行动应该紧密结合自己的具体行动。所以,马基雅维里非常赞成人与命运之间的协调,“因此我得出的结论是:当命运正在变化之中而人们仍然顽强地坚持自己的方法时,如果人们同命运密切地协调,他们就成功了;而如果不协调,他们就不成功”。在命运的世事无常面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到各自的目的。人们还可以看到两个都谨慎小心的人(touwz)?(net),其一实现了他的目的?()?『来[头文字@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touwz)?(net),而另一个则否;同样地,两个具有不同脾气的人,其一谨慎,另一个急躁,都一样成功了。其原因不外乎是他们的做法是否符合时代的特性。两个人虽然行动不同,却取得同样的效果;而另外两个人行动相同,一个达到目的,而另一个却失败了。

盛衰的变化亦由于这个原因:如果一个人采取谨慎、耐心的方式行动,时间与事态的发展情况说明他的行动是合适的,那么他就获得成功;但是如果时间与事态变了,他就失败了,因为他没有改变他的做法。没有一个人如此谨慎小心地使自己能够适应这种情况了,这是因为他不能够离开天性驱使他走的路子,还因为他走一条路子亨通已久,他就不能说服自己离开这条路子。因此,一个谨慎的人,到了需要采取迅速行动的时候,他不知所措,结果他就毁灭了。但是如果一个人能够随着时间和事态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性格,好命运是决不会改变的。

教皇朱利奥二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那么迅猛;他觉察时代和事态同他的做法是那么的和谐,所以他总是成功。焦万尼·本蒂活利奥还活着的时候,教皇对波伦尼亚进行的第一次的出征,当时威尼斯人是不赞成这件事的,西班牙国王也不赞成,朱利奥就同法国商议这项计划。然而,由于他的刚强和迅猛的禀性,他亲自发动远征。这一行动弄得西班牙和威尼斯人举棋不定,呆若木鸡,后者是由于恐惧,而前者则是由于想要重新取得整个那波利王国的愿望。而另一方面,教皇把法国国王拉过来跟着自己。法国国王眼看朱利奥已经行动起来,并且盼望教皇成为自己的朋友,以便使威尼斯人俯首贴耳,也就自己认定:除非公开得罪教皇,否则不可能不给他提供军队。于是朱利奥以迅

(touwz)?(net)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未来的路。历史是前进的,历史也在不断地走着否定的路,但是以人类意志本身存在为基础的,反对宗教、天神思想,有如日出东边划出了一条崭新的轮廓,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个革新时代。马基雅维里强调着人类的主观唯心主义,可他是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中进一步物化出来的,他分析着事物的每一个步骤,而后通过人类意志的反作用力去实现自己的整个蓝图。这与我们现在哲学上思考的命运实有同工之处。马基雅维里在时隔亚里士多德1800多年后,以一种斩钉截铁似的、几乎是霸道的方式,终于再一次使得人类返回古老的真正“政治人为”传统成为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