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治疗神经症为生的人,总要为病人做些有益的事情。开始的时候,我的治疗库中只有两件法宝:一件是电疗法,另一件是催眠术,本来还可以使用水疗法,但由于仅仅做出诊断,然后让病人去水疗所治疗,这样的收入太微薄了。我的电疗法知识,是从埃尔布的教科书中获得的,这本书对治疗各种症状的神经性疾病,均有详尽的讲解。
遗憾的是,我不久就发现,若按这种讲解去做,根本没有什么帮助。我原来以为,这是一本观察精确的佳作,想不到里面几乎全是凭空虚构的东西。一个德国神经生理学界头面人物的堂堂大作,竟然和廉价书店里兜售的“埃及”梦书一样,都是想入非非的产物。看到这一点,我感到很不是滋味,但它也反过来促使我丢掉还残留着的迷信权威的幻想。因此我就把那些电器弃之一旁了。
采用催眠术,情况就要好得多。弗洛伊德还在当学生的时候,就已经看过“磁术家”汉森的公开表演,他注意到有一位受试者从开始僵直起,脸色就像死一般灰白,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醒过来才结束。这次表演,使他对催眠现象的真实性深信不疑。不久,海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人满意:其一是他无法对所有的患者施行催眠术,其二是他无法使个别病人进入深度催眠状态。抱着完善催眠技术的愿望,弗洛伊德于1889年夏天前往南锡,在那里待了几个星期。他亲眼目睹了南锡学派创始人、年迈的利埃博给下层妇女儿童治病的动人情景,观看了南锡学派领导人伯恩海姆对医院里的病人做的惊人试验。由此弗洛伊德得到了一个极为深刻的印象:也许在人们的意识后面,还存在着一些强有力的精神过程。
在离开维也纳之前,弗洛伊德估计到南锡之行会有所收益,就说服了一位女性癔病患者与他同行。她出身高贵,天资聪颖,在别人对她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她被转到了弗洛伊德的手里。他用催眠术使她的病情有了些转机,也能帮助她摆脱病魔的困扰,但病情总是时好时坏。弗洛伊德原先只是简单地认为,这是因为她的催眠状态还未达到记忆缺失的梦游阶段。后来伯恩海姆也试了几次,想引发那种症状,但同样未能奏效。这时伯恩海姆才坦率地告诉弗洛伊德说,这种暗示疗法只能在医院里获得成功,而对那些他私人收治的患者不太管用。于是两人进行了多次切磋商讨,弗洛伊德从中大受启发,并应承将伯恩海姆的两本有关暗示及其疗效的专著译成德文。
就这样,自1886年到18911895年问世的第一部重要论著《癔病研究》堪称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作,也是弗洛伊德正式从事理论研究的起点。
2.典型病例分析
1891年,弗洛伊德跟他的朋友和助手奥斯卡·李博士,联名发表了他研究儿童大脑麻痹的第一篇论文。同时,他还应邀为维拉雷特主编的医学《简明词典》撰写了部分条目,只是没有署名。
为了写好这些条目,他钻研了有关失语症的理论。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绍些情况。
于是他得悉了一个十分可贵的“安娜·O病例”。
“安娜·O”是个代号,为了维护患者的尊严,所特意隐去了其真名实姓。患者原名帕本海姆,是一位教养良好、性格柔顺、极富才华又很有魅力的少女,对父亲的感情甚笃。21岁时,父亲卧病不起,她在护理父亲时已经患病,布罗伊尔接收她时,她已呈现出一种麻痹、挛缩、抑制以及精神错乱的混杂病态。布罗伊尔在一次偶然的观察中发现,要是引导她讲出正控制着她的情感幻想,那么就能消除她那模糊不清的意识。
由于这一发现,布罗伊尔找到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他使病人进入深度催眠状态,每次都要她讲出心里的忧患。于是,他先用这种方法控制了她忧郁性神经错乱的发作,接着又用它消除了她的种种抑制以及躯体性疾患。这位姑娘在清醒时和别的病人一样,既说不出症状的起因,也闹不清这些症状与她生活中的其他经历有什么联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遗憾的是,我不久就发现,若按这种讲解去做,根本没有什么帮助。我原来以为,这是一本观察精确的佳作,想不到里面几乎全是凭空虚构的东西。一个德国神经生理学界头面人物的堂堂大作,竟然和廉价书店里兜售的“埃及”梦书一样,都是想入非非的产物。看到这一点,我感到很不是滋味,但它也反过来促使我丢掉还残留着的迷信权威的幻想。因此我就把那些电器弃之一旁了。
采用催眠术,情况就要好得多。弗洛伊德还在当学生的时候,就已经看过“磁术家”汉森的公开表演,他注意到有一位受试者从开始僵直起,脸色就像死一般灰白,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醒过来才结束。这次表演,使他对催眠现象的真实性深信不疑。不久,海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人满意:其一是他无法对所有的患者施行催眠术,其二是他无法使个别病人进入深度催眠状态。抱着完善催眠技术的愿望,弗洛伊德于1889年夏天前往南锡,在那里待了几个星期。他亲眼目睹了南锡学派创始人、年迈的利埃博给下层妇女儿童治病的动人情景,观看了南锡学派领导人伯恩海姆对医院里的病人做的惊人试验。由此弗洛伊德得到了一个极为深刻的印象:也许在人们的意识后面,还存在着一些强有力的精神过程。
在离开维也纳之前,弗洛伊德估计到南锡之行会有所收益,就说服了一位女性癔病患者与他同行。她出身高贵,天资聪颖,在别人对她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她被转到了弗洛伊德的手里。他用催眠术使她的病情有了些转机,也能帮助她摆脱病魔的困扰,但病情总是时好时坏。弗洛伊德原先只是简单地认为,这是因为她的催眠状态还未达到记忆缺失的梦游阶段。后来伯恩海姆也试了几次,想引发那种症状,但同样未能奏效。这时伯恩海姆才坦率地告诉弗洛伊德说,这种暗示疗法只能在医院里获得成功,而对那些他私人收治的患者不太管用。于是两人进行了多次切磋商讨,弗洛伊德从中大受启发,并应承将伯恩海姆的两本有关暗示及其疗效的专著译成德文。
就这样,自1886年到18911895年问世的第一部重要论著《癔病研究》堪称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作,也是弗洛伊德正式从事理论研究的起点。
2.典型病例分析
1891年,弗洛伊德跟他的朋友和助手奥斯卡·李博士,联名发表了他研究儿童大脑麻痹的第一篇论文。同时,他还应邀为维拉雷特主编的医学《简明词典》撰写了部分条目,只是没有署名。
为了写好这些条目,他钻研了有关失语症的理论。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绍些情况。
于是他得悉了一个十分可贵的“安娜·O病例”。
“安娜·O”是个代号,为了维护患者的尊严,所特意隐去了其真名实姓。患者原名帕本海姆,是一位教养良好、性格柔顺、极富才华又很有魅力的少女,对父亲的感情甚笃。21岁时,父亲卧病不起,她在护理父亲时已经患病,布罗伊尔接收她时,她已呈现出一种麻痹、挛缩、抑制以及精神错乱的混杂病态。布罗伊尔在一次偶然的观察中发现,要是引导她讲出正控制着她的情感幻想,那么就能消除她那模糊不清的意识。
由于这一发现,布罗伊尔找到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他使病人进入深度催眠状态,每次都要她讲出心里的忧患。于是,他先用这种方法控制了她忧郁性神经错乱的发作,接着又用它消除了她的种种抑制以及躯体性疾患。这位姑娘在清醒时和别的病人一样,既说不出症状的起因,也闹不清这些症状与她生活中的其他经历有什么联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