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梦:释放性压抑的通道-第2/9页

加入书签
那次我们也带了邻居的一个12岁的儿子埃米尔同去,埃米尔已是个风度翩翩的小伙子了,对小姑娘已有吸引力了。第二天一早,玛西黛告诉我说:“真是有趣!我做了个梦,梦见埃米尔成了我们家的人,也管你们叫爸爸、妈妈,像男孩子一样同我们睡在大屋子里。后来妈妈进来扔了一大把巧克力在我们的床下,糖外边包着蓝色和绿色的纸。”

弗洛伊德根据所了解的情况,对女儿的梦作了解释:

白天,埃米尔跟几个孩子在攀登山路时走到了我们前面,我听到这个举止端庄的男孩对他们说,要等等爸爸妈妈跟上来一起走,女儿就把这种临时性的亲属关系当成永久性的关系了。但对于她的情感来说,还不足以勾画出超越梦中那种兄弟关系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关系。至于巧克力糖的事,她母亲再清楚不过。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所做的搪塞很感失望,显出无精打采的样子。

弗洛伊德指出,奥列弗的梦“是对于清醒时未尝满足、延迟满足愿望的补偿”。这是儿童做梦的另一种类型。弗洛伊德列举了自己孩子的梦和朋友孩子的梦的许多例子,来说明儿童的梦大体上都可以归结到上述两种类型中去。

此外,弗洛伊德举例说:

如果把儿童的呓语也算在内,我的小女儿安娜在19个月时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实例。一天早晨她呕吐不止,整天没吃东西。饿了一天的她,晚上在梦里高兴地喊道:“安娜·弗洛伊德、草莓、野草莓、煎蛋、布丁。”那时她说话的习惯总是先说自己的名字,然后再说想要什么东西。这回她说出的一大串食物的名称,一定是她最想吃的东西。“草莓”一词她重复了两遍,而且前后有所变化,这很可能出于对她的保姆的不满心理。因为每逢她身体不舒服时,保姆往往责难她草莓吃得太多了。

弗洛伊德指出,“虽然我们认为儿童期因为没有**而非常快乐,但我们也不能忘记,两大本能的另一方面也能提供大量的失望和不足,并因此构成做梦的有效刺激物……通过对儿童精神生活的细致观察,我们发现,处于幼稚期的儿童的性本能力量肯定在他们精神生活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因此,他在《梦的解析》成书五年后发表的《性学三论》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认真探讨。

弗洛伊德认为,“在幼儿身上,各种心理体系分界还不明显,压抑也未深化,所以我们经常碰到的梦,都是不加掩饰地满足了醒时生活留下的冲动。成人在某些迫切需要的作用下,也会产生这种幼儿式的梦”。所谓“迫切需要”,是指性冲动、饥饿、干渴或者排泄等等。而如果从做梦的功能来考虑,那么可以把梦看成是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脱离外界而躲避那些来自外界的刺激”。然而,由于人的心理活动在睡眠中还发挥着残余刺激作用,所以就引起了梦。

梦的第二个特征在于,梦境中的心理现象和醒来时的心理活动有明显区别。梦者在梦境中不能知觉事情的真实情况,而醒来时则能分辨出幻觉和实境。由于梦中经历主要是以视象或意象的组合为特征,所以,梦的解析者要把意象译成语言是困难的。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中的自由联想法,让做梦者去寻找产生这些意象的“原来的对象”和“原来的念头”,便发现所有的梦隐含的共同本质或者特征就是愿望的满足、达成。因此,弗洛伊德说:“梦无论如何的复杂,大部分均可以解释为愿望的达成。”从这个意义上说,无意识愿望也就是梦的起源。

弗洛伊德发现,梦实际上是做梦者的愿望的实现,往往表现得很直接,很明显。他常用自己、同事和患者的梦的例子,来说明梦的这一共同特征。弗洛伊德说,他年轻时很贪睡,黎明前常梦见自己下床洗漱,既然在梦中已起身下床,心理上也就有了交待,所以继续睡下去就觉得心安理得了。

弗洛伊德把梦者能够回忆起的梦境的情景及其意义,称为梦的显意;把梦者由联想可以知道的隐藏在梦的显意背后的意义,称为梦的隐意。弗洛伊德认为,构成显意的材料,是由无意识**所决定的,即由梦的隐意所决定,用弗洛伊德的话说,“梦的隐意是梦的工作制造显意所用的材料”。因此,要对梦进行科学的解释,就必须区别梦的显意和隐意,分清梦的源和流及其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